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9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贏山 在治西十五里,高一里,東向。唐趙延之集義兵於此,六戰六克,因名。有小路通鄉。巴嶽山 在治南十五里,高二里,東向,有崑崙洞。

皋陶山 :在治西八十五里,高二里,東向。古有皋陶廟,因名。荒山無路。

鍾山 :在治西南十里,高一里,南向。

龍透山 :在治西三十里。高二里,東向。

計都山 在治南三里,高一里,有小路通鄉。「桂山 」 在治南五十里,高一里,東向。

觀音山 :在治東四十里。高一里,南向。

新開山 :在治東六十里。高一里,南向。

聖燈山 :在治西六十里。高二里,東向。岸東,夜有光如燈。

羅㬋山 在治北五里,高一里,西向。「崆峒山 」 在治東十五里,高一里,東向。

《雙山 》,二山相對,一在大足縣東六十里,一在銅梁縣南五十里,高二里許,南向,兩峰並峙,無路可通。

珠玉山 在治南一百里,高一里,南向。上有石,瑩潤如珠玉,因名。

斜巖山 在治東北八十里,高三里,西向,有石橫在巖腹,如拖修帛。巖下洞有龍湫,旱禱有應。今荒,無路可通。

武勝山 在治東五里,高二里,西向,舊名「飛龍峰。」 元憲宗征釣魚城,屯兵於此,有小路通山。「九多山 」 在治東二里,高一里,西向,無路。焦石山 在治北四十里,高一里,東向。其山石色焦赤,因名無路。

麻油山 :在治南六十里,高一里,南向。土黑而潤,山下有路。

飛鳳山 在治城內儒學之右,高半里,西向。形若飛鳳,故名。

冠子山 ,在治城內儒學之左,高半里,南向。上有城隍廟,形若道士冠。

南峰 :在治東七十里,高二里,東向,是以為峽山之勝。有洞深五里,水伏流其下,出為大澗,今荒無路。

中峰 在治東南九十里,高二里,東向,山環如盤,上有寒泉,名「天池」 ,無路可通,連合州界。白上坪 在治東北六十里有奇,高一里,西向,地多梔子,望如積雲,今荒無路。

宕渠江 水自巴州經流渠縣、廣安州,過岳池,至合州界丹溪,接流一百里,至渠口州治東北,與嘉陵江合流東注。

嘉陵江 水自廣元經流保寧府閬中縣、順慶府南充縣,至李渡場交定遠縣界,接流一百八十里,至定遠縣城。又自定遠縣順流十里至南溪口,交州界接流一百九十里,至宕渠江會合。又十里至合州城東,與涪江合流東注。

涪江 水,自桐梓經流潼川州射洪縣、遂寧縣,過白禪交安居縣界,接流五十里至兜溪河,三里至安居縣城,十里至陽壽鋪交合州界,又四十里至合州城東,與嘉陵江合流東注。

溫泉 在治東五十里,自巴縣縉雲山發源一里半,入大江。

馬灘河 溪水自六贏山谷發源,流四十里至大足縣普安場,過赤水溪,合流沙河溪,仍入本縣舊石壩,接流經東淮遠洞河,六十里至縣西門入城,流平淮溪半里,與巴川河合流。出城,二十里至合灘,十里至樓灘,五十里至侯溪,與涪江合流東注。

東淮遠洞河 ,源出馬灘河。

巴川河 自龍透山谷發源,經流三十里至城北,環繞縣前,如「巴」 字,故名。又流至縣東,穿城過臨清橋半里,至平灘溪下,與東淮遠洞河合流東注。

小安溪 在治南二十里。自大足縣玉口山下發源,經烏龍灘過永川界,流至銅梁縣跳石溪接流,五十里,至合灘合流。

悅池 在治西城內,池水深丈餘,清徹如鑑。苦竹溪 在治南二十里。自寶泉發源,流三十里至永濟橋,三十里至苦竹溪,下嘉陵江,不通舟楫。

花石溪 在治東,隔江二里。發源由岳池縣至黃溪鋪交定遠縣界,接流十里至此。溪下大江合流,不通舟楫。

鹽灘溪 在治南十里。發源由蓬溪至浴馬坪,交定遠縣界接流五十里至倒石橋,八十里至溪,三里出南溪口,下大江,不通舟楫。

寶泉 在治南,每天旱汲之,可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