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龍寺 在縣東門十五里李莊村。宋大中祥符五年,因八龍垂像之瑞,建寺於此,故名。內有浮圖。元至元年修。

金山寺 ,在縣東峨嵋嶺畔,宋熙寧七年建。「天寧寺 」 ,在縣東門外,宋紹聖二年建。

廣福寺 ,在縣東北二十里馮村。金天會十年建。

鐵佛寺 在縣南三十里薛公村。金承安三年建。

觀音寺 在縣北四十里。元至元二年建。興國寺 在縣南十五里。元至正四年建。慶雲觀 在縣北四十里孫石村。元至大四年建。

明陽觀 在縣南關,元至治二年建。

修真觀 在縣北二十里何村。元泰定元年建。岱嶽觀 在縣北岱嶽司東。元泰定二年建。聖母廟 在南關。

祖師廟 在北城上,元至正四年建。

猗氏縣

龍巖寺 在縣東十八里。唐貞元二年敕建,金皇統五年重修。

仁壽寺 在城東北二里峨嵋南麓。金貞元三年敕建。有浮屠大佛閣,舊名「聖壽寺。」 明洪武初,併洪福、千佛、廣福、壽聖、聖安、慈氏、寶泉七寺入焉。

妙道寺 ,在縣東北。元至元二十二年,因舊基建,有浮屠二,今名「鴈塔寺」 ,明洪武間,置僧會司。靈巖寺 ,在李村,有《藏經》三千餘卷,今已殘缺。寶峰院 ,在東朝村。敕建。

太清觀 在縣東南二十里。金大定中建。明洪武初,併天寧、萬壽、清真三觀入焉,置道會司。冥陽洞 ,在黃𩰚景村《萬泉縣》。

彌陀寺 在張戶村,元魏景明年建。

《法藏寺 》,在馮底村,唐貞觀中,尉遲敬德監修。正覺寺 ,在景村,唐龍朔元年建。

福興寺 在西解村,唐乾封二年建。

大雄寺 在南解村,宋至和年建。

勝果寺 在縣西,宋宣和二年建。明洪武間置僧會司,併「釋迦」 、「龍興」 、「檻泉」 、「下生」 四寺入焉。天長寺 ,在王賈村。遼天慶二年建。

黃龍寺 在皇甫村,元祐元年建。又上教寺,在西塢村。

法雲寺 在孤山絕頂。天將大雨,雲起山巔。元泰定元年建。又「法寶寺」 ,在趙村。「靈慧寺」 ,在吳薛村。

福勝寺 在小桃村,元至正十二年建。

鐵佛寺 ,在按察司東。明洪武初,置僧會司。《峰介寺 》,在烏蘇村。

觀音寺 ,在聖水泉西,內有古洞,一名「觀音聖水院。」

崇寧觀 在西賈村,元至元二年建。

太清觀 在縣西門內,元延祐三年建。

天慶觀 在南李村,元延祐間建。

玉皇廟 在縣治西北隅。

河津縣

豐巖寺 在縣治南,隋開皇間建。

鐵佛寺 在縣治南,唐麟德中建。又「大明寺」 ,在尹村,貞元中建。

覺城寺 在縣東。宋天聖九年建。明洪武間,置僧會司,併《顯慶》、存留二寺入焉。

寶勝寺 在樓僧里,宋崇寧年建。

興化寺 ,在樊村。元至正年修。又千佛寺,在郭樊里。雲中寺,在紫金山。

建極宮 在龍門山。元至正間,道士姜善信募修,即大禹廟。

解州

歸起寺 在州西北三十里三樓村,元魏間建,內建三樓,故其里以「三樓」 名。

興福寺 「在州治西北崇寧坊。宋乾興元年建。明洪武間置僧正司,併廣慈、石牛二寺入焉。」 天寧寺 在州西三十里中條之陰。宋元祐三年建,元至治三年修。寺右有羅漢祠,後有閣,其殿宇僧舍百有餘間。紅臉溝泉自寺後東偏流繞而北,四圍皆古柏。東西南北十五里,望之鬱然,為一方之勝。

石牛寺 在州東北三十里趙村,元泰定二年建。

大清觀 在州西,崇寧坊塔巷北。

崇寧宮 在州西門外關廟左。元至元三年,姜真人建。明洪武間,置道正司。嘉靖二年,道正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