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錢三分三釐零

沙溝廠走遞白夫一百四十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一千七百三十六兩。

沙溝走遞青夫七十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八兩二錢六分六釐零,共銀五百七十八兩六錢六分六釐零。

沙溝廠走遞車夫七十七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八兩二錢六分六釐零,共銀五百七十八兩六錢六分六釐零。

滕陽驛走遞馬六十匹,每匹連閏歲該草料銀三十七兩二錢,共銀二千二百三十二兩。走遞馬夫三十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百七十二兩。

飛遞公文馬夫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撥馬牌子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十七兩二錢。

抄馬牌子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藥材》獸醫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十兩。廩糧支銷銀三百五十兩。

館庫八名,每供給中伙廩餼器皿等項四十六兩,共銀三百六十八兩。

館夫三名,每名工食銀九兩,共銀二十七兩。臨城驛:走遞馬六十匹,每匹連閏歲該草料銀三十七兩二錢,共銀二千二百三十二兩。走遞馬夫三十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公文》:馬夫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撥馬牌子》三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十七兩二錢。

抄馬牌子二名,每名連閏歲該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十兩。廩糧支銷銀三百五十兩。

館夫三名,每名工食銀九兩,共銀二十七兩。館庫八名,每名供給中伙廩餼器皿等項銀四十六兩,共銀三百六十八兩。

以上《驛站》項下,共銀一萬四千一十四兩四錢七分九釐九毫零銀七錢三徵支。

鋪舍附

鋪舍共十九 ,總鋪在東關。北往鄒縣路為鋪三:曰「鮑塚」 ,曰「萬安」 ,曰「柏山。」 南往徐州路為鋪十:曰「辛章」 ,曰馮莊,曰鄭莊,曰「掌大」 ,曰「蘆村」 ,曰「臨城」 ,曰小莊,曰「沙溝」 ,曰「壇山」 ,曰「魏村。」 東南往嶧縣路為鋪五:曰「時苗」 ,曰陡溝,曰「義河」 ,曰楊莊,曰「薛堌。」 《嶧縣》。

萬家驛 明萬曆三十四年,侍郎曹時聘題設於萬家莊。驛丞一員,驛吏一名,夫役廩糧,東省坐派三分之二,裁彭城驛三分之一以佐之。徐州幇貼,俱歸併東省,而額編「協濟」 ,亦遞異同。遠者不論,姑就近例所載為據。原額站銀三千八百二十五兩八錢三分三釐,內除鄆城、萊陽、棲霞、寧海四州縣奉裁撥協銀七百「九十一兩一錢四分八釐九毫零,實存銀三千三十四兩六錢八分四釐零。本縣坐支實徵銀二百五兩九錢四分一毫零。除荒銀一千七百八兩八錢九分五釐六毫零,在沂州撥補。其餘一千一百一十九兩八錢四分八釐二毫零,在滋陽、寧陽、平陰、陽榖、泗水、曹州、壽張、費縣八處協濟。」 而六縣除荒銀,又於平度州壽光、益都、郯城撥補。自康熙二年沂州撥補除荒銀,停止改在曹縣、長山、禹城、齊河四縣。武定、平度二州新裁里甲夫馬銀,撥協。知縣仲弘道以驛站十困等事,控院咨題。康熙六年,奉文自七年為始,以本處正項錢糧作本處驛站支用,他處協濟,抵兌正項完解。自此萬家水驛額編站銀,俱於本縣丁地銀內坐派支給。然上下驛遞,應付則同,而額設之數,多寡懸殊,官民俱病,實坐於此。仲令屢有詳請,事雖中格,而議自屬不易,錄之以待申明。至于兵艘往來,需用縴夫,多則逾萬,少亦不下數千,除驛夫三百七十五名外,餘俱派之民間。順治十三年,知縣賀王昌力請上臺,批允千名以內滕、嶧均出,千名以外,沂、鄒、費郯協濟,永為定例。後沂、鄒、費郯破例異免,知縣仲弘道申請,由舊節採其文以為後據。

《青夫》十六名,每名九兩二錢,共銀一百一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