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清涼寺 ,在縣梁山之陰。

法興寺 在縣梁山之麓。

圓通寺 在縣胡臺廟

觀音寺 在縣七戶屯,正德十三年重修。千佛閣 ,在顯慶寺方丈後,知縣周三錫創建。歸佛閣 ,在張秋觀音寺。

靈臺寺 在舊縣城後,周廣順二年建。

敬聖寺 ,在縣南。《子房墓集》:「元至治二年建。」 崇寶寺 ,在竹口鎮,有古塔,參議楊瓚有「記。」 沂州

普照寺 在州治西南,即世所稱王右軍故宅也。晉元帝渡江,諸王從之南遷,捨宅為梵宮。唐時賜額「開元。」 宋崇寧間,號天寧萬壽禪寺。金初改今名。元皇統四年,陶仲汝尚撰集,柳公權書為《記》。寺前有橋,曰駕虹。

北禪寺 ,在州治西北,元至正二十一年建。觀音寺 ,在州治南,唐永昌元年建。

洪福寺 ,在州治北三十五里,金大定九年建。楊明寺 ,在州治西南一百五十里。金正隆元年創建。

香嚴院 ,「在州治西南一百五十里。」 金大定七年間建。

靈泉院 在州東北七十里。金大定四年建。浮丘寺 在州西南九十里。金大定六年建。玉虛宮 ,在州東八十五里蒼山之陽。昔人以為安期生修煉處,遺址尚存。

洞淵觀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元至元間建。長春觀 在州東九十里。元至元四年建。龍興觀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元至元間建。祐德宮 在州治西北。洪武三年道士郭道源建,為「祝聖道場。」 萬曆三十六年,兵備陸夢履、知州徐汝冀捐金重修。

水陸寺 :在州治西北。明崇禎年,總兵楊肇基募建。

三元宮 在州北禪寺西。

廣生宮 在州治西南。明崇禎年間建。

轉琳寺 在州南門外西南二里銀雀山麓。明末柏道人建。

法輪院 ,在州北三十里,蒙山之陽,祊水西北,昔有云:「祊水西來急,蒙山北望賒。」

釋迦院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元延祐五年,僧道琛建。

香嚴院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金大定七年,僧道琛建。

茶芽山寺 ,在州北四十里,道人張純一建。旭照寺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地震傾圮,僧普見重修。

龍泉寺 ,在州西三十里,《義堂集》東,係古剎。甘露寺 ,在州西四十里,村即此名。

石埠寺 在州西二十里。

朗公寺 ,詳《朗公山》。

郯城縣

大覺寺 在縣裏東北隅。僧人《興懷》創建。後僧人祖友重修。康熙七年,地震倒塌,僧官洪瑞募緣,又重修。

由吾寺 在縣東南三十里由吾洞上。

太平寺 在縣西南二十里冷村社。

延慶寺 在縣西南十二里《高冊社》。

清涼寺 在縣西三十里高大社。

清泉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馬陵山。

洪福寺 在縣北二十里巷口社。

華嚴寺 在縣西三十里高大社。

大明寺 在縣城隍廟東,元泰定四年建。慈氏寺 在縣東九十里泉水埠社,金大定中建。

大慈寺 ,在縣南四十五里從口社。金大定元年建。

玉清觀 在縣古城內北門西。

朱呂寺 在縣北九十里朱呂社,後移建入城,為「大明寺。」

興國寺 在縣南五十里。故縣社。

開元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長城社。

釋迦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道莊社。

廣福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新村,又名「觀竹寺。」 「重興寺 」 ,在縣北七十里化家橋社。

萬福寺 :在縣西北八十里,作城社。康熙七年,地震塌壞,僧人永貴重修。

磨山觀 在縣西八十里。

仁威觀 在舊城北門內路西。醫士官蔣勸因「玉清觀」 移路東,遂立此以祀元天上帝。

觀音庵 :在縣治東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