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汶上縣

寶相寺 在縣治東,宋咸平五年建。

清涼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臥佛山。元至正間建。

洪福寺 在縣東南孫吳村,金大定三年建。龍興寺 ,在城東南張吳村,元至元十二年建。寧國寺 ,在縣南李尹村,金大定三年建。興國寺 ,在縣南陳村,金大定間建。

莊嚴寺 在縣南董村,宋天聖四年建。

江流寺 在縣西南次丘村,宋嘉祐三年建。觀音寺 在縣西南開河鎮,明天順間建。長春寺 在縣西南馬村集,明成化二年建。公家寺 在縣西南孟姑庵北,金大定間建。梁寶寺 在縣西南桑科集,明弘治三年建。永安寺 在縣西六十里,元至正三年建。靈都寺 在縣西拳家鋪集北,明弘治二年重修。

西興化寺 在縣北遵義村,元至正間建。寅陽寺 ,在縣西北魚營,明弘治二年建。興福寺 ,在縣東門內,以南止存碑記。

苑公寺 去縣四十五里。

唐楊寺 ,去縣四十里。

顏朱寺 ,去縣三十里。

截河寺 ,去縣九十里。

瑞雲寺 ,去縣九十里。

洪石寺 去縣四十里

資福寺 ,去縣七十里。

許家寺 去縣五十里

東海寺 ,去縣二十餘里。

老僧堂 在縣邑西南八十里。

「梵王宮 」 在縣城中西北隅。

樂真觀 在縣孟關集小清河套中,今俱廢。東興化寺 在縣東北頭村,元至正元年建。雲尾寺 在縣之東北雲尾村。明成化六年重修。

崇真觀 在縣東。元大德八年知縣張源修。太虛觀 在縣治東。元至元二十一年建。興化院 在縣東北鎮。金大定二年建。

東阿縣

壽聖寺 在縣治前,僧會司在內,明洪武十五年建。

慈恩寺 在縣西南六十里安平鎮。創自元末。至明景泰初年,少監武良重修,請敕賜額。香山寺 在縣北十五里香山之陽。前臨汶水,為邑名勝,不知所由創。明弘治間增修。嘉靖、隆慶間,比丘性然苦行修持,年近百歲,更加修葺。邑人于慎行《記》。

福昌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金明昌二年創。明成化十四年,比丘明昭重修。

重興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銅城集。創自唐初,明洪武元年,比丘海敬重建。尚書張本為「記。」 神通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趙村。明正統間,沙門比丘創建。

虎窟寺 在城西三里虎窟山南峪懸崖北向,其後有洞,洞前有亭、有樓,為遊眺之地。明趙邦彥隱於其中,有《鐘樓記》。

石佛寺 在縣西二十五里苦山西,址亦古剎也。明萬曆間,僧妙金重修,邑人于慎行有「記。」 興隆寺 在縣北六十里《楊柳集》。楊柳,古黃河渡口,城北大聚落也。寺創自唐時,歲久圮落。明永樂沙門祖正重建。

雪山寺 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晉城之東,青龍潭上。蓋古黃河岸也。明景泰丙寅年建。

南曹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柳林屯。不知所創始,元末兵燬,明正統間,沙門福正重修。華嚴寺 ,在縣西三十里樓家營。不知所創始,明成化二十三年,沙門誠俊重建。

洪福寺 在城東南十五里。東流泉上,山水環列,邑之勝概也。明嘉靖初年,奉詔廢,改為「東流書院。」

建福院 在縣南三十里六工山。鑿巖為佛,泉出其下。唐武后時創建。金大定間賜額。明正德九年,沙門滿學重建。

靈祐觀 在縣西南六十里安平鎮。明景泰四年建。

南天觀 在縣東南三十里雲翠山坳。元時所建,歲久圮落。明隆慶間,道士許先芟闢山巖,大築臺觀,為玉皇殿,一成「憑虛閣」 、「長春閣」 ,宏敞壯麗,為邑奇觀。邑人李謙、于慎行各有《記》。

天平觀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白鴈泉上,元時嚴左丞所築也。以地在天平境內,故以為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