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悲庵 在西小門外河北岸。舊為關帝廟,極卑隘。僧海筏募化改修,規模宏敞。後闢地數畝,藝花竹,植荷柳,竹窗、松棚,茶鐺茗盌,頗有方外雲水之適。檣楫往來,多憩于此。元宣慰副使韓惟良有記。

準提庵 :在東關浣筆泉之東。富商陳思殿創修。

放生庵 在州東門外迤東。

嘉祥縣

大雲禪院 ,在縣東城外橫山之前。金大定三年,敕賜今額。

大護國報恩寺 在縣南三十里蜀山之東。唐貞元十七年創建,上有石羅漢數百尊。元至大元年,僧吳智通重修,改名今額。

大覺禪院 ,在縣南三十里大鼎山之陽。舊號「長壽院。」 古有明覺禪師卓錫於此。金大定初,敕賜今額。

壽聖寺 在縣南四十八里七日山。山腰有巖,巖中有石佛,七日而成。宋熙寧三年,敕賜今額。明正統十一年,僧性中重創殿宇,遂成叢林。隆興寺 在縣南十里呂村之陽。後唐長興四年建,宋元豊八年重修,明成化初復建。

福聖院 在縣南五里嘉祥村。宋元祐四年,賜紫沙門崇殊建。其時地屬鉅野,明成化十年重修。

洪福寺 ,在縣南二十里范山之前,巨卿祠左。昔為三教殿。元泰和二年,改為「洪福院。」

昭慶院 在縣南三十里紫雲山之南。金貞祐元年創,元至元辛丑重修。

清涼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佛耳山西。其寺依山臨水,林木映帶,自宋以來有之。明成化六年重修。

法雲禪院 ,在縣西南二十里。青山一崦之中,東西如兩屏。古木修篁,泉石交映,一勝地也。金大定間修。

普興禪院 在縣西南十八里,青山右崦。巖巘清幽,林麓森然。山腰有泉,一脈瀉下,汨汨有聲,冬夏不竭。元至元二十五年,僧普明禪師創建圓明禪院 在縣南四十里崱山東南崦中。其地幽閒清靜,林木蓊鬱,左右皆山,壁立千仞。金承安三年,敕賜今額。

臥佛寺 在縣西七里鳳凰山坳。不知創自何時。山頂有塔石,「臥佛」 在焉。今塔已毀,僧移佛於山坳創寺。翠環碧滃,儼若洞天。

清涼院 在縣治西,元中統間建。

聖井庵 在縣南二十里挾山絕頂。元至順時,土人神其禱雨有應,故名。

紫虛觀 在縣西八里小青山之東。元至大甲寅,女冠李至元重建。

通仙觀 在縣西南二十里馬氏村中。元初道士杜道慶創,後為兵燹所毀,止遺穹碑。

神霄觀 在縣南五十里蕭士山前故村之中。元中統四年,道士孫志安創,今毀。

清神觀 在縣南崱山東麓。元中統五年,洞虛普慧真人創建,至今幽雅,尚有女冠數輩世守焉。

青龍觀 在縣東南十五里花林山之陽。元至正間建。明景泰中,有僧愛其幽勝,改以為寺。關王寺 在縣花林山前。景泰辛未僧真詮創建。

通真庵 在縣治西北隅。古通真觀故址,仍名「通真。」

三清觀 在縣治後,今毀,惟碑在。

白蓮花寺 在縣北十里忙生店,天啟間創修。南照寺 在縣西七里丹鳳之陽。

鉅野縣

觀音寺 在縣治東南

獨山寺 ,在縣南五十里。獨山崖有古碑,莫能仰視。

金山寺 在金山,去縣五十里。

大章寺 在古營集,去縣四十里。

石佛寺 在小徐營,去縣十五里。

崇興寺 ,在柳林集,去縣八十里。

賢聖寺 在安興墓,去縣八十里。

觀音寺 在丁官屯,去縣十五里。

甘泉寺 在麻家營,去縣五十里。

白塔寺 在康家集,去縣五十里。

安興寺 安興墓去縣九十里。

龍泉寺 《龍倉集》,去縣三十里。

龍德寺 《張奉集》去縣四十里,邑貢生田嶠所撰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