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弘治間重修

元光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沛郡。元至元間建,明洪武、弘治間重修。

黑堌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明萬曆間重修。永慶寺 在縣東六十里。「元泰定間建,明成化、嘉靖間重修。」

青堌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明嘉靖間重修。瑞雲宮 在縣南五十里楚丘。舊名「寶元觀」 ,元至元間建。

太清觀 在《莘塚集》,元至元間重修。

弘陽觀 在楚丘,元延祐間創修。

太真觀 在縣西北五十里,《重堽集》。明成化間重修。

興隆寺 在縣城西四里新驛中。後驛廢寺存,門外大塔,即新驛塔也。寺創始于唐貞觀間,重修。宋嘉祐二年,其殿脊舊宇猶存,原名「隆興。」 領邑僧會,歲旦、聖節,官吏習儀于此。萬曆初,知縣李養貴因望岳門寺新成且近,遂改僧會,并易其名。

皇宮寺 在縣西郭外。崇禎十三年王士龍建。興國寺 在縣城北八里。成化間重修。

溥福寺 在縣北門外普渡橋西,崇禎三年建。定清寺 ,在縣西南十二里。萬曆初因仙桐事建呂公祠于中,多題詠。

楚丘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楚丘舊城。成化間修,隆慶四年復修,王九式《記》。

絳城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

大佛寺 在縣大黃東北六里。

臨城寺 在縣西郭外,崇禎年建。

清涼寺 在縣古營集西北六里。

堌王寺 在縣北四十里。成化間重修。

三衙寺 在縣城東三十里。正德間重修。苗廂寺 在縣東二十里。

柳河寺 在縣柳河集東五里。

松柏寺 在曹縣南三十里。

法華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元至正間重修,明弘治間重修,劉賢《記》。

觀音寺 在城西北安陵七十里,正德間建。王紹《記》。按劉村、《傅家集》皆有寺名「觀音」 ,並此為三云。

黃堌寺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大黃寺 在縣北四十里。元至正間建。

大苗寺 在縣《冉堌集》南八里。

桑梓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天順間重修。北亭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

南亭寺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現堌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萬曆間重修。北王寺 在縣侯家集東七里。

聖泉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元至正間建。明洪武間重修。寺右有泉甘美,故因以名。隆慶間重修。

槐王寺 在縣東南五十餘里。金大定間建,明隆慶間重修。

呂堌寺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古營集西。嘉靖間重修,張世臣《記》。

福勝寺 在英賢都胡村,一名胡村寺。元至正間重修,明嘉靖間復修,胡宗沔《記》。

清涼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大黃都。嘉靖間重修。

保安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雙廟村。元至正間重修。明成化間土人蔣普興復修。一名「蔣家寺。」 王澤寺 元名佛記寺,在縣西南十八里。嘉靖間重修。

老堌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隆慶間重修。南興國寺 在縣南三十里。弘治間重修,王崇文《記》。

廣教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三丘店。萬曆初年重修。

聖安寺 在縣東北朱村,元至元間重建。明弘治、嘉靖間重修。

廣嚴寺 在縣城東二十里,元建,明嘉靖間重修。

龍泉寺 在縣北十五里,有碑云:「元至正元年,古有北亭龍泉寺。」 按:至元《順帝紀年》有北,即空桑,是為北亳也,且無亭障,惟漢有,明成化間重修。

大豐寺 ,在縣西五十餘里。寺有塔瀕河,故名《塔兒灣集》。

興化禪院 在左山,一名左山寺。隋初建,宋皇祐間重建。錢明逸《記》:「明嘉靖間重修。」

上生院 即縣城北《大茶庵》也,創自隆慶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