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曆間重修

黃堽廟 在縣西北三十里。土人相傳本土地祠,唐某年建。駕經其地,駐蹕一宵,以神能呵護,封「廣禪侯。」

定陶縣

社稷壇 在城門右。明嘉靖九年,知縣劉倫徙置堤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右。明嘉靖九年,徙置堤外。

邑厲壇 舊在北門左,明嘉靖九年徙置堤外。城隍廟 在縣治西。明洪武六年糾思誠建。景泰四年知縣馬聰重修。

馬神廟 在縣治東南太僕寺右。明弘治九年,主簿馬驥建。

八蜡廟 舊在城北十里。明嘉靖間,知縣胡來廷徙置戚堌,知縣唐洞改建古塔之下。

三皇廟 在縣北古塔南,即梁王臺也。元至元間創。林過有記,趙孟頫書。其後河水淤沒,惟露碑頂。明嘉靖九年,知縣劉倫立敬一亭,取而用之。

髣山廟 在縣北十二里。即曹叔振鐸之墓也。廟在墓上,蓋以祀曹叔云。而宋太平興國中,歲旱,祈靈有應,敕封其山為「豐澤侯。」 每歲三月二十八日致祭,學士王禹偁有記。景祐中,守臣錢延年嘗修飾之。

土地祠 在縣儀門東

獄神祠 在縣儀門西

帝堯廟 舊在城北,萬曆二十五年改建於三賢祠右,順治十二年重修。

龍王廟 在縣治東北

火神廟 在縣治西南

關帝廟 :在西甕城內。

元帝廟 在北甕城內

東嶽廟二 ,一在定陶縣東郭外,一在梁王臺上。

濟寧州

社稷壇 在州西門外,明洪武七年,知州趙好德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州南門外。

郡厲壇 在州城北一里。

城隍廟 在州治東北。明洪武二年,濟寧州同知劉大昕建。

馬神廟 在州治東北

八蜡廟 :在城東門外。

漕河神祠 在州城南天井閘上。未詳創始。有司春秋秩祀。州境復有渚湖神祠、汶水神祠、洸水神祠、泗水神祠、百泉神祠、濟水神祠。舊《志》但列其名,未詳所在。

龍神廟 在州城南門外。明洪武二年,同知劉大昕建。永樂九年,知州李顯忠修,有司春秋秩祀。

報功祠 在州城南天井閘東,祀尚書宋禮、萊陽伯周長、平江伯陳瑄、侍郎金純,有司春秋秩祀。

「二賢祠 」 ,在州南城左方,即「太白樓」 也。

任子廟 舊在汶泗坊,裔孫任孔昭重修。「河神總祠 」 在州東小門外運河岸上,南池之右。總河楊茂勳建,題請敕封,茂勳有記,并題疏鐫石。

旗纛廟 在州城中,總河部院署東,四時秩祀。里人徐曰書有《記》。總河楊方興、朱之錫、楊茂勳、苗澄俱有「記。」

女媧廟 在州古邾婁城內。

禹王廟 原在州義井巷,運河同知王有容移像於此。舊係巡撫黃克纘生祠。

高子祠 在州城東,祀高子柴。其後裔生員高詔等重建。

東嶽廟 在州城隍廟迤東。正殿祀天齊,後殿祀聖母。東北碧霞宮。西北三皇殿,左廣生,右斑疹。儀門內,左森羅,右日月。本州知州萬民命,郡人王道明有記。

玉皇廟 在州南小門迤南。仙源吉從善重修,有記。

三緣宮 即皇經閣。在州南關西偏。里人江中漢等捐金倡募,閣凡三層,東西關帝、「文昌」 二閣。郡人陳益修創建。王道新、鄭與僑、黃敬璣俱有記。

來鶴觀 在州城南,中有「八卦亭。」

三官廟 一在州東嶽廟前,郡人陳伯友有《記》。一在運河北岸,一在河東岸,俱郡人靳學顏《記》。一在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