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外法馬銀三兩三錢二分二釐,腳價使費銀四兩四錢三分一毫零。

保定府廣盈左、右二倉米一百九十三石七斗八升二合五勺。每石折銀八錢,共銀一百五十五兩二分六釐外法馬銀九錢三分一毫,腳價使費銀一兩二錢四分二毫零。

德州常盈庫白布三百八十五疋一丈五尺一寸六分八釐,准米三百八十五石四斗八升四合四勺。每疋折銀三錢,共銀一百一十五兩六錢四分五釐三毫外,法馬銀六錢九分三釐八毫,腳價使費銀九錢二分五釐一毫零。

兌軍儹運正米五百石,耗米一百二十五石,共米六百二十石。外輕齎銀四十兩,蓆草銀四兩七錢五分,使費銀每石六分,共銀三十兩。存留米一千七百八石八斗。

本縣官倉米六十八石八斗。每石折銀七錢,共銀四十八兩一錢六分。

學倉米二百四十石。每石折銀七錢,共銀一百六十八兩。

《宗祿折色》,改解戶部。自順治五年奉文題留坐支本省兵餉魯府郡王將軍祿米一百石,每石折銀一兩,共銀一百兩外,使費銀八錢。

魯府郡王、將軍,實用祿米一百四十石,每石折銀五錢,共銀七十兩。外使費銀五錢六分。魯府郡王將軍,實用祿米九百石,每石折銀五錢,共銀四百五十兩。外使費銀三兩六錢。濟寧州永豐倉米二百六十石,每石折銀四錢,共銀一百四兩。

鉅野縣

《原額》、小麥、二千七百八十五石二斗九升七合三勺零

起運二千二百石,實徵銀八百三十一兩四錢二分六釐零。

鄆城縣

兌軍儹運本色米、耗米二千一百二十五石,輕齎銀一百三十六兩

《蓆草》銀一十五兩五分一釐八毫零。

《腳價》銀五十五兩四錢五分四釐二毫零。盤費銀九十五兩七分九釐五毫零。

閏耗銀八十五兩

閏耗米八十五石

臨清倉本色正、耗米三百二十八石八斗七升六合五勺零

《腳價》銀三十一兩二錢八釐五毫零。

盤費銀一十六兩七錢一分八釐九毫零。蓆草銀二兩六錢四分七釐一毫零。

東平州

康熙八年,奉文照依請議歸併漕截銀兩等事案內,將隨漕截費銀米,於康熙十一年始刊刻《易知》由單內漕糧項下征給。今查漕糧項下,奉文每正米百石加閏耗銀五兩,米五石共該閏耗銀九十六兩九錢七分一釐六毫,閏耗米九十六石九斗七升一合六勺零。

實徵米二千九百四十八石二斗七升二合四勺零。

起解漕糧正耗并閏耗本色米、二千五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二勺零

起解臨清倉本色正耗米四百二十七石九合二勺零

解支漕、臨二倉輕齎蓆草腳價盤費閏耗銀四百四十兩一錢五分二釐四毫零。

汶上縣

原額粟米一萬六千八百五十八石六斗二升。起運一萬二千八百石,除兌軍本色外,實徵銀七千五百二十五兩二錢六分三釐三毫零。兌軍儹運本色米六千五百石外,加耗米一千六百二十五石。

《輕齎》銀五百二十兩。

《蓆草》銀六十一兩七錢五分。

漕糧使費銀三十六兩九錢七分五釐零。兌軍儹運本色米三百三十四石二斗三升六合,每石八錢,共銀二百六十七兩三錢八分八釐八毫零。

張家堡口倉粟米一千三百九石九斗一升六合九勺。每石一兩二錢,共銀一千五百七十一兩九錢三毫零。

洗馬林堡倉并新河口堡倉粟米一千三百二十三石六斗一升九合一勺。每石一兩二錢,共銀一千五百八十八兩三錢四分二釐九毫零。黃土倉黑豆八十三石七升六合六勺,每石八錢,共銀六十六兩四錢六分一釐三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