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李 》種類甚繁,不悉書。

柿 其初為羊棗,移接則為柿,亦有數種,不逮曹州。

柰 根生甚小,移接可為數種:曰「蜜果」,亦名「沙果」,曰「花紅」,曰蘋。《曰林禽》即晉人所謂「來禽」,味早晚不同,其實類也。

文官果 ,五月初熟,仁嫩美,可食。

杏 形有大小,味有酸甘。王崇獻詩:「杏花何處最嫣然?醉眼摩挲十里煙。三月清明新雨後,孤村芳草夕陽邊。不教簫管頻開宴,雅稱《風》《騷》與結緣。終日尋詩無好況,片紅飛入小窗前。」 又一種八達杏,仁,可生食,花千瓣可愛。

桃 ,諸果惟桃養,人種之,而又以為壽儀也。有數種,大小早晚,酸甘不同,亦有深淺二色。徐篤《桃花》詩:「二月二日桃花新,咫尺城南別有春。失路渾疑採芝客,逢時豈作避秦人。已憐紅艷搖芳醑,況喜清歌出絳唇。爛醉不知歸去晚,斜欹驢背倒綸巾。」

核桃 :即胡桃。《潘岳賦「三桃」 ,表》櫻、胡之別,止用杏仁,故通名核桃。亦有數種,又有白津者,鮮剝不漬手玲瓏者,皮殼稀疏而仁外露。

棗 有大棗,種類頗繁。棘亦棗屬,蓋棗性重喬,棘則低矣,故其制字如此。棘性煖,今人養花之法,初春以棘數枝置花叢上,可以避霜。

榴 即安石榴,種甚繁。邑惟劉氏名岡榴,王氏名祇榴,二種為勝。皆以其人之字名,蓋其手種成也。萬惟檀《榴花》詩:「安石乘槎萬里來,釀餘美酒日徘徊。紅英綠葉栽煙翠,縱不逢春晚亦開。」 今因河患嚴寒,傷損甚多,存者寥寥。

葡萄 、紫櫻、馬乳白三種,白者較勝。

藕 城中泮池、井蓮書院、黃河廳後,皆積水植蓮,今悉廢。四境尚有種者。曹土瘠,不逮淮藕,惟花植圃沼或盆盎間,差可觀,而亦有紅蓮、雪蓮不同。

梨 有數種,然不逮河間及泗水東山也。花特素潔,邑人多種之。

木之屬

柳 有數種,土人用之,大者棟梁,小者枝柱。又斲為桮棬,析為薪橦,強半此木惟土宜,故植繁,故用眾。萬曆間,張令公慎言勸民植道傍,數年後,連阡達陌,綠野濃蔭,曹大賴之。近忽採民柳為埽以楗河,于是生不敵用,昔之薈蔚者,今童赭矣。

白楊 高大而材美,然蕭蕭多風,土人惟植墓隧間,故曰「白楊風起隴頭寒。」

榆 木高而直,邑人選大材必出此。明崇禎庚辰大飢,人剝其皮,食殆盡,然食之身腫。

柏 有數種,扁柏、薈柏、刺柏、滋柏之不同,惟扁柏可種;木堅而細,最難長大。

椿 木挺上不朽,故《南華》有「八千歲」 之說。芽為嘉蔬,春苗而折葅之。

檉 河柳也,又名「三春柳。」 葉類柏花,大寒不凋榮 ,俗名「絨花樹」 ,又名「夜合」 ,蓋其葉每夜必合,而花則如紅絨也。

檀 俗名白蠟樹,白檀也。其蟲名蠟。按檀之種類甚多,不能盡識。

杜 俗名棠,已接成果曰梨,未接不果而實無用曰杜。

楝 花清香,實不及川楝,故藥不用根皮,亦能殺蟲。

梓 為百木之長,故古者名制器之工為「梓人。」 楷 即黃楝芽作俎,與《曲阜》同,然間有

槿 即橓花。有單瓣、千瓣,色有深紅、淺紅,與白之不同。

青楊 :葉小而色青,材亦不逮白楊。

竹 有數種:金竹、斑竹、青竹、紫竹。

《桑 實為桑葚根》。《桑白皮》。

楮 皮搗紙實,即楮實子。

桐 :俗名「青桐」 ,子可食。

樗 即臭椿

柘 桑屬

槐 楸 松

草之屬

蒲 ,水草嫩,剝其本登俎,老則柔滑而溫,可以為蓆。《古禮》:「男執蒲璧」 ,言有安人之道也。

蓍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後世儒者神之以為王,道得則生百莖。

蕭 ,蒿類,可以祭。《詩》曰:「取蕭祭脂。」 又《曹風》:「浸彼苞蕭。」

稂 俗名狼尾草,下濕所生。《詩》「浸彼苞稂」 是也。蓼 ,苦草。陸生曰荼,水生曰蓼。《詩》:「以薅荼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