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錦纏溝 ,旱石橋下,西南山水所注,經迎仙橋北流入小河。

石峽溝 崇佛寺南

韓信溝 九里山傍

五里溝 城西五里

大澗溝 函山前

娥女溝 石家鎮東

冷水溝 沙河南

兩仙溝 南仙嶺北

石灰溝 宅科北

蔡家溝 朱家橋東北

井家溝 白馬山西

黃泥溝 大佛山前

碾子溝 泉瀘南

蔣溝 蓮花峪南

蔚溝 玉皇嶺東北

老鼠溝 旋子嶺西北

百花洲 百花橋下,方廣數十畝,而居民廬舍圍旋,較之北湖更饒韻致。其北即鵲華橋、歷水陂 ,華不注西,引水溉田,《水經》謂之「歷水陂。」

梯雲溪 府庠前

三娘子灣 西門外東流水北。世傳有女子三人齊墜於此,故名。

老龍灣 城東三里。其水冬夏不竭。

迴龍灣 ,濯纓湖,繞土山西。注鍾此,出達百花橋。

「賀家灣 」 靜居寺東。

灰灣 五龍潭東

曹家灣 ,《全家》河東。

老兒灣 新開口東北

「丁香灣 」 :未詳其處。

龍灣 茶臼河上,一名《龍峽》。

劉虎灣 柿子園東

楊家灣 婁家四戶西

「先生灣 」 ,楊家灣北。

李家灣 《王野戶》南。

長灣 、《全節》《河東》。

《娘娘灣 》《紙吳》莊南。

龍泉灣 龍泉寺前

三岔灣 ,杜家四戶南。

季家灣 《小周莊》西南。

錦繡川 ,中宮東,一名「北川」 ,延袤六十餘里,泉石之勝,疊現層出。劉函山所著集中,強半詠北川風物。流經掘山入濟水。

錦陽川 中宮東南,延袤六十餘里,或以雲林競秀,或以山水呈奇,天開畫圖。劉函山有詩:錦雲川 中宮南,一名南川,延袤六十餘里,山川爭秀,與錦繡、錦陽鼎踞其勝云。

五龍潭 西門外,五龍宮東。潭深不測,疑有蛟龍,大旱攪潭,往往得雨。

黑龍潭

白龍潭

黃龍潭 三潭俱在龍峒。

朱龍澗 ,大佛山西北。澗陡而幽,林壑亦復深邃。

「《迴車澗 》華不注山」 ,下卻克追齊侯處。

百尺澗 開元寺東北,巖秀而長,亦復陡絕。藏龍澗 ,龍洞西北,山形變化,應接不暇。懷家洼 ,鵲華北,周廣六十餘里,張令公鶴鳴為渠洩其水,遂為腴田。見《張河記》。

畢家洼 城西北八里

窯洼 南門外

章丘縣

女郎山 縣北一里。山頂有三陽洞,深邃可游憩。《三齊記》云:「章亥有三女,溺死葬此,或曰齊匡章子墓也,故名章丘。」 邑人陳德安作《名義辨》,謂取《爾雅》「上正章丘」 之義,且引《淮南子?地形訓》有「禹使太章豎亥者」 ,乃二人,非一人也,《三齊記》誤。樂盤山 ,縣南二十七里。《三齊記》云:「下有樂盤城,即東陵王與陽丘侯餞送之地。」

龍盤山 縣南二十八里。《三齊記》云:「周初有神龍潛此,故名。」 上有神跡祠,相傳姜嫄所履者,妄也。

東陵山 ,與龍盤山相連。《寰宇記》云:「盜跖死處,南有跖蒙。」

危山 縣西南四十里。《寰宇記》云:「漢景帝三年,齊孝王與吳楚通謀,自殺,葬此,墓在山巔,今人呼為鐵墓。」

雞山 縣西南四十里。相傳古有錦雞鳴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