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倘豆泉 》塘頭寺門外。

胭脂泉 玉泉寺嶺前

聖水泉 九塔寺門外

黃櫨泉 ,西營北雲河一帶之水,大半仰給此。其流經「擒寇峪」,入錦陽川。桔泉、 桃科嶺南流入錦陽川。

「玉龍泉 」 、《弔枝庵》《西巖》

灰包泉 韓家店東北流,經閘口,西入小清。琵琶泉 ,黃泥溝東北,泉出石間,泠泠有韻,流至孤山入錦陽川。

《琴泉 苦》洪峪北泉聲,滴夜如理絲桐。《齊乘》謂「泉甲天下,韻琴筑而味肪醴」 ,聽此益信。

草泉 、白泉南源廣數畝,流經灘頭入壩子河。避暑泉 、萵苣西南泉子峪西北入茶臼河。錫杖泉 ,海螺峪內流入錦陽川。

勞泉 勞泉嶺後

《南薄羅泉 》,齊王寨後巖下。

《北薄羅泉 》馬帝峪,東泉端有連理樹。

菩薩泉 南菩薩庵石崖下,大旱不竭,大澇不溢,流入錦陽川。

鴨子泉 、漬米泉,東流經西營雲河。

冰冰泉 ,岱陰鞦韆臺山高陰寒,冰積如陵,故亦名冰冰臺。相傳岱北有頑冰,即此。其冰立夏始解,北經龍峽,入茶臼河。

當道泉 梁家莊北,源流深長,可資水利,流入壩子河。

玉漏泉 雲臺寺西巖下,一名「天井泉。」 點滴之聲,與銅壺不異。

「老母泉 」 堰頭北,其泉日湧寒沙。好事者繫石試之,莫測其底,流入大清河。

長生泉 開元寺前

竇姑泉 大佛寺北頂

「試茶泉 」 ,茶臼河東壁上,其流飛瀉入茶臼河。「雲外泉 」 ,函山佛峪

蕊珠泉 西佛峪崖上

印度泉 《梨峪》龐家莊,

大泉 大泉嶺上

水簾泉 ,都泉西南石崖下,一名「水簾坡。」 錦陽地多滲漏,非此水助流,將不免為乾壑矣。鎗桿泉 、南桃科泉、泉飛滋圃,為龍門諸泉之冠。

漫泉 冷泉,西南流入灘頭。

《一勺泉 》:佛洞下,池僅如盆,挹取不匱。

水波泉 水峪,流入錦繡川。

《南山泉 》《黑龍峪》絕頂。

冷泉 白泉南流入灘頭。

清泉 道士泉北

《漂泉 》白泉東,發源迅疾,流經曲家莊,入遙牆河。

《惠泉 》、白泉,南流與冷泉合。

「團泉 」 白泉西流入灘頭。

「麻泉 」 白泉北流入灘頭。

湧泉 神通寺西,瀑布飛懸,流入錦陽川。以上五十七泉,雖非《通志》所載,然皆邑里艷稱,親履其地,考證無訛。其泉佳而名不著者,尤不下百餘泓,不敢強生附會,闕以俟高明之鑒定。神異井 神通寺東廊下,寺舊無水,朗公入定,聞地有水聲,命弟子掘之,果得甘泉。

羅姑井 即羅姑泉。一方井水皆苦,惟此獨甘。井上有亭,今廢《圯》。

感應井 北極臺下。城北面濱湖,水味多鹹,此井獨甘。鄒襲有記。

朗公井 城東南三十里老君崖下,朗公廟,貌猶存。

甘露井 大佛山

《玉環井 》即「玉環泉。」

陳公井 十里河。陳令采建。

華家井 布政司西

胡千戶井 「縣治後。」

張公井 王官莊

泮池 ,府庠前,芙蓉泉水來注之,向貯太湖石其中,後移於外,因植荷花。縣庠亦有泮池,然無水。

飲馬池 都司北。池有芙蓉隄,出文廟東,俗呼為「疊道」 云。

白龍池 趵突泉西圓通寺側。

江家池 五龍潭前

大方池 大明湖內

「雲錦池 」 「雲莊」 以下皆廢。

《瞽女池 》,劉廷式娶瞽女,三飲而生三男。房家園池 ,城北隅,齊博陵君豹之山池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