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孟家峪 透明寨東

斜峪 《黃草南》,林木蒙茸,晝行如晦。

天井峪 八達嶺東北

齊家峪 龍洞西

虎峪 龍洞莊東

石衚衕峪 梯子山東北。

樓斗峪 楊山嶺西

「瓦古巖 」 「《火鬧》東北。」

錦屏巖 ,龍洞東,巖內有「錦屏春曉」 四字。渴馬崖 、寨兒頭,西即梯子崖,三川之水至此伏流。

「紅鶴崖 」 ,神通寺北,石壁凌雲,洞心駴目,大觀也。

八石崖 ,玉泉寺東南,數峰陡立,勢若摩空。老君崖 ,龍洞莊南,峭壁插雲,危峰墮水,遊龍洞者,至此始奇。

黃崖 孤山東

《賞菊崖 》《千佛山後》,

「葛溝崖 」 宅科北,崖石多怪,一帶清流悉經崖下。

「千佛崖 」 ,在神通寺。神通之勝,悉在斯巖。黑水崖 中官南,黑水灣上。

葫蘆崖 《隱士峪》南。

柏崖 都泉東

孫家崖 高兒莊北,南川之水悉匯崖下。龍洞 。禹登山西巖內透深里許,壁間丹碧,悉出天成,大為奇觀。

桃源洞 桃花嶺南,一名「朝陽洞。」

華陽洞 梨峪、蔡家莊。

天堂洞 袁洪峪東巖

龍泉洞 千佛山,賓華亭南。

子房洞 ,扶山東嶺,曲折深百餘步,內為「黃石留侯,外為三清,峻閣凌空。」

背陰洞 丁公嶺後

白雲洞 龍洞莊西

目塵洞 ,甘露泉。西歷下諸生張得宿等數人山遊於此,因得廢洞修之,有《箕仙書》。「目塵洞。」 引勾腳洞 ,在勾腳畽,亦名白雲洞。

「潮音洞 」 ,梨峪西南,洞口陰寒,雖盛夏無暑。「黃花洞 」 ,瓢峰後《釋迦羅漢》,奇古絕倫。俱明昌中所鐫。

蛾眉洞 石固寨前

三官洞 《北道溝》《西巖》。

「真武洞 」 ,臥狼山巖下,萬曆間羽士寶車所闢。「洪老洞 」 ,朝陽寺北山。

仙人洞 在梯子山

功德洞 開元寺北義公禪師涅槃處。公載《大藏高僧傳》。

修行洞 甲山

黃洞 臥虎山

「紅孩洞 」 :在紅山。

李密洞 大佛寺

「黑風洞 」 ,神通寺。

「黃巢洞 」 《天齊廟》

金牛洞 《華不注山》,

《西龍洞 》《龍山》。

「菩薩洞 。」 《康山》。

老虎洞 。《石房峪》。

「蝙蝠洞 。」 《磨槃峪》。

風洞 函山

雲洞 交戰峰

長春洞 大庵廟

濟水 古濟,今汶。濟水伏流不見。汶水自泰安州出者,繇故道自寧陽界至汶上東阿、長清、齊河界,入歷城北經上濼橋北濼水分響河入焉。又東北逕華不,注山陰。又東經下濼堰,濼水舊入濟處,堰南即小漬河。又北逕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臺、利津,入於海。此鹽賈通舟之處。濼水 源出趵突泉桑欽。《水經》曰:「濟水又東北,濼水出焉。」 酈道元注曰:「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水涌若輪,俗謂之蛾姜水,以泉源有舜妃蛾英廟故也。」 《齊乘》曰:「源曰趵突,流曰濼,東導曰小清。」

聽水 城東北十二里。《水經注》曰:「湖水引瀆東入城,東北逕東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濼水,又北,聽水出焉。」 《齊乘》曰:「即今之響河。」

華水 ,即華泉。《水經注》曰:「華不注,山下有華泉,又謂之華水,北絕聽瀆二十里,流注於濟。」 武原水 ,《水經注》曰:「武原水北逕譚城東,又北經平陵縣故城西」 ,是也。一名盤水,行十餘里,又名全節河,流入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