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5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主之。

靈帝建寧二年,烏桓反,遂入寇。初,烏桓居上谷者,其 大人難樓有眾九千餘落,至是反,結遼西丘力居、遼 東蘇僕延、右北平烏延,幾二萬餘落,擾邊為患。 《後漢書靈帝本紀》:「熹平六年八月,遣破鮮卑中郎將 田晏出雲中,使奴匈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鴈門, 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並伐鮮卑,晏等大敗。」鎮志六 年,烏桓校尉夏育出塞擊鮮卑,敗績。先是,幽、并邊郡, 歲被鮮卑寇掠,至是,育上言:「鮮卑寇邊,自春已來益 甚。請徵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擒滅。」 召百官議,中郎蔡邕議止之,帝不從,遂遣育等三萬 騎三道並出檀石槐命三部大人率眾逆戰,育等大 敗奔還,死者十七八。

《劉虞傳》:「虞拜幽州牧,初,詔令公孫瓚討烏桓,受虞節 度。瓚屢違節度,積不能禁。虞乃密謀討之。時州從事 公孫紀者,知虞謀而夜告瓚。瓚時部曲放散在外,倉 卒懼不免,乃掘東城欲走。虞兵不習戰,又愛人廬舍, 敕不聽焚燒,急攻圍不下,瓚乃簡募銳士數百人,因 風縱火,直衝突之。虞遂大敗,與官屬北奔居庸縣。瓚 追攻之,三日城陷,遂執虞并妻子還薊,斬虞于薊市。」 《三國魏志烏丸傳》:「廣陽閻柔,少歿烏丸、鮮卑中,為其 種所歸信。柔乃因鮮卑眾,殺烏丸校尉邢舉代之。會 太祖平河北,柔帥鮮卑、烏丸歸附,遂因以柔為校尉, 猶持漢使節,治廣甯如舊。」

《鮮卑傳》:「文帝踐阼,田豫為烏丸校尉。軻比能本小種 鮮卑。太和二年,豫遣譯夏舍詣比能女壻鬱築鞬部, 舍為鞬所殺。其秋,豫將西部鮮卑蒲頭泄歸泥,出塞 討鬱築鞬,大破之。還至馬城,比能自將三萬騎圍豫 七日。上谷太守閻志,柔之弟也,素為鮮卑所信,志往 解喻,即解圍去。」

《高貴鄉公本紀》,甘露元年「夏五月,鄴及上谷並言甘 露降。」

《鎮志》:晉武帝太康元年,分郡地置廣甯郡,以沮陽、居 庸縣屬上谷,下落涿鹿縣屬廣甯,餘為鎮,分屬其郡 守皆加將軍。時監幽州諸軍事烏桓校尉唐彬開斥 舊境,復築秦長城塞,分兵屯守,烽堠相望。是年幽州 塞北有「死牛頭」語。

《晉書惠帝本紀》:「元康四年秋八月,上谷、居庸、上庸並 地陷裂,水泉出,人有死者,大饑。九月,赦州之遭地災 者。」鎮志四年,以郡境地震,赦罪人。時壽春、上谷、居庸、上 庸地震被災,詔振貸,特赦有罪吏民。次年,又詔有司 曰:「邊郡連年受敵,或亡叛投賊,其親戚留在本土不 安者,特赦之。其逋債負皆勿收。除舊嫌,解禁錮復,亡 失官爵,咸與更始焉。」

《鎮志》:「元康五年,索頭來居塞外鮮卑索頭部世居漠 北,後漸南徙,居匈奴地。其可汗祿官,用代人衛操、箕 瞻等謀,招集邊人,部落漸盛。至是分其國為三,一居 上谷塞外濡源,祿官自統之;一居參合陂北,使兄子 猗㐌統之;一居定襄之盛樂,使猗㐌弟猗盧統之。」 《晉書·王沉傳》:「沉子浚,懷帝即位,以浚為司空,領烏丸 校」尉,又領冀州。詔進浚為大司馬,加侍中、大都督、督 幽冀諸軍事。使者未及發,會洛京傾覆,浚大樹威令, 專征伐。劉琨與浚爭冀州,琨使宗人劉希還中山合 眾,代郡、上谷、廣甯三郡人皆歸于琨。浚患之,與琨相 距,遣燕相胡矩督護諸軍,與疾陸眷并力攻破。希驅 略三郡士女出塞,琨不復能爭。

《鎮志》:「愍帝建興二年,晉劉翰以郡地入遼西公叚匹 磾。王浚既謀逆,心志益肆。石勒偽遣表勸進,浚信之, 不設備。至是勒襲浚,先驅牛羊數千頭,聲言上禮,遂 入薊,執浚殺之。以晉尚書劉翰為寧朔將軍,行幽州 刺史,置諸守宰而還。勒既還,翰以郡入于叚匹磾。 成帝咸和四年,上谷相侯翕以郡地降于趙。後趙石 勒」使石虎攻破《叚匹磾》于厭次,殺之。《匹磾》弟《牙立》。牙 從祖就《陸眷》之孫遼《牙立》至是石虎攻遼,遣將支 雄等率步騎七萬為前鋒,長驅入薊。遼所署上谷相 侯翕及代相張收皆以郡降。

咸和五年,無麥禾,饑。

穆帝咸和六年,燕取郡地,徙其人山南。冉閔篡,趙國 大亂,燕王慕容儁圖兼并,以兵南伐,出自盧龍。趙幽 州刺史王午棄城走,留將王他守薊。儁攻破之,斬他。 儁因都薊,遷上谷廣甯人于《徐無》,代郡人于《凡城》。 帝奕太和五年,秦伐燕,取郡地。秦王堅遣王猛伐燕, 滅之,遂有上谷。

孝武帝寧康二年,蝗。

太元元年秦遣侍臣來考政教秦王堅下詔曰:「往得 丞相常謂帝王易為自丞相違世鬚髮半白今天下 既無丞相或政教淪替可遣侍臣分巡郡縣問民疾 苦。」匈奴別部劉衛辰素屬代,至是叛,以秦伐代。代 王什翼犍病不能戰,奔陰山避之。秦兵退,犍還,庶長 子《實君》。《犍》《秦》兵復至,國大亂。秦主堅誅實君,欲遷 犍孫珪于長安長吏上谷人燕鳳請分代授庫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