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安寺僧福珪撰文。本山住持海立石 盤山之巔有雲罩寺,相傳為寶積禪師卓錫地,一名 「降龍庵。」俱有舍利塔,中藏戒珠六十顆,佛牙一具。遼 太康中釋惠源、明成化中釋本源、嘉靖中釋圓成、萬 曆中釋真開,以次營葺,並有碑記。又有彌勒殿、黃龍 殿,每歲除有神燈之異。

《燕山紀游》《盤山異蹟》:「有除夜佛燈,出通州孤山塔上, 分為數千百,遠遶盤山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曰 塔中舍利光也。」

黃龍祖師殿,在盤山絕頂。「殿六角,以象天圓地方,每 方各闊一丈,通高二丈九尺。層檐複栱,皆以磚為之。」 建於正統十四年。至成化間,鑄鐘一,重二千斤,覆以 樓。

《帝京景物略》:「李靖舞劍臺,石最堅不可鑿。有唐李從 簡來,刻數字刻焉,字徑五寸。」

《盤山志》:「天城寺,一名福慶寺,唐建。」

香水寺唐建,有《頭陀大師靈塔實行碑》。金正隆六年, 中都寶塔寺沙門知心撰善進書。文曰:「師諱行及,海 東新羅常興人。覽茲香水,偶然挂錫,創石頭庵。山精 白竄,拓靈源脈,岩虎他之。于廣明元年仲夏,無疾而 終。門人惠超等塑以真像,塔而藏之。其後塔龕盡陁, 恆淨等視之不忍,重修巨塔表焉。」

瑞雲庵始建歲月莫考。金大安中重修。西有朝陽洞、 歸雲洞。

招提寺,土人目為「先師堂。」

金山寺,唐光啟二年七月建,有石碣存,稱「薊州大夫 張公修造此寺」,又有國子祭酒張峒題詩勒石。薊州 大夫峒之仲孫也。

《方輿紀要》:安遠城在城西北,唐末置安遠軍。五代晉 將周德威攻燕,拔安遠軍,薊州將成行言等降。 《薊山叢錄》:薊州甘泉寺有蛇曰「小青龍」,虯之屬也。與 人馴狎,時盤宿僧榻,禱之能致雨。

《吳文正公集》:薊州邵權平衡於東門之外,翁同山之 下構一室,命之曰「約齋。」

《方輿紀要》:「洪水城,在州東北九十里,唐所置守捉城 也。」《新唐書》:「州有洪水守捉,又東北三十里即鹽城守 捉也。」

《方輿紀要》:「漁陽縣東南七十里有北平城,倚燕山為 版築。」

《方輿紀要》:漢右北平郡治平岡,或以為即此城也。 《隋圖經》:漁陽有北平故城。漢將軍李廣為郡守,出獵, 遇草中石,謂是伏虎,引弓射之沒羽。即是此處。 《輿地碑目》:「《醫無閭山碑》,在州城平津門外。」碑文「洪武 三年,太祖御製封醫無閭山神者。」

《屯政考》:「州北之黃崖營,州西之白馬泉、鎮國莊,州東 之馬伸橋、夾林河,州西之別山鋪、夾陰流河,以至陰 流淀,皆可疏渠為田也。」

《薊州志》:「翠雲寺在城南六里,今廢。」

《雲仙散錄》:漁陽白檀幡剎,日中有影,月中無影,不知 何故,因號為「怯夜旛。」

《松漠紀聞》:「薊州三十里至邦軍店,三十五里至下店。」 按「邦軍」今志作「邦均」,「下店」今志作「夏店。」

《三易齋槁》廣濟寺在盤山之麓,寺東一頻婆果樹,大 可合抱,居人云「歲可得錢二十千。」

《太平寰宇記》:「沃州以處契丹松漠部落,隸營州,改隸 幽州,領縣一。濱海。本寄治營州城內,州陷于契丹,乃 遷於薊州東南迴城為治所。」按以上俱薊州界內而明時薊昌分為兩大鎮 薊鎮所屬之地今間有不盡屬於薊州今欲存明季薊鎮邊關舊蹟故凡薊鎮所屬總附於後云 《方輿紀要》:「薊鎮邊分中、西、東三路,帥駐臺頭營,所急 者四,曰山海關。」撫寧縣曰:「石門砦。」撫寧縣東曰:「燕河營。」永平府北 曰:《建昌營》。遷安縣北中路帥駐三屯營。遵化縣東所急者四:曰 《太平砦》;遷安縣西北曰。《喜峰口》。遵化縣東北曰《松棚谷》。遵化縣北曰: 《馬蘭谷》。薊州東北西路帥駐石匣營。密雲縣東北所急者四:曰 「牆子嶺。」密雲縣東北曰:「曹家砦。」密雲縣東北曰:「古北口。」密雲縣北曰: 「石塘嶺。」密雲縣西北其邊牆皆依山湊築,大道為關,小道 為口,屯軍曰「營」,列守曰「砦。」

東協石門路之一片石、義院口,《燕河路》之界嶺口,建 昌路之桃林口、劉家口、徐流口、河流口、泠口、觀音溝、 白羊峪,中協之喜峰路、潘家口、李家口、董家口、鐵門 關、鯰魚口,松棚路之羅文峪、洪山口,俱極衝。中協之 馬蘭、太平二路,則次衝。西協之牆子路、鎮鹵關、簽兒 嶺、磨刀峪、南北櫻桃園,古北路之潮河川,石塘路之 大水峪、白馬關、東西駝谷等處,俱極衝。曹家路惟有 汗兒嶺正關,其餘之河西七寨、乍兒峪、弔馬谷,皆次 衝也。

四鎮《三關志》:「薊鎮,東自山海關,西抵石塘路并連口, 接昌鎮慕田峪界,延袤一千七百六十五里。」

《經世挈要》:「薊鎮一帶邊牆,乃國初徐達創修,以為內 邊者也,邊長一千三百餘里。」

《長安客話》:喜峰口乃兀良哈進貢之路,本名「喜逢口, 古松亭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