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史順帝紀》:「元統六年四月,詔大天源延聖寺立明 宗神御殿碑。」

《長安客話》:「盧師山以神僧得名,師隋末居此山,能馴 二龍子。山有潭,覆以巨石,其下深不可測,二龍潛焉。 歲旱禱雨輒應。舊有寺,即以盧師名,今清涼寺是已。」 《寓林集》:「清涼寺古佛阿難、迦葉三像,乃唐天寶遺製, 清谿漫槁,大小青龍之神。」按碑記:「昔有僧名盧,自江 南來,寓於西山之尸陀林祕魔巖。一日二童子來拜」 於前,盧納之,鬻薪供奉,寒暑無怠。時久旱不雨,二童 子白於盧,「能限雨期。」言訖,即委身龍潭,須臾化青龍, 一大一小,至期果得甘雨。事聞,賜盧師號曰「感應禪 師」,建寺設像立碑,以記其事。又別設祠於龍潭之上, 春秋遣官祭青龍神。宣德中,敕建大圓通寺,二青龍 出現,禱之有應,於是加以封號,至今春秋遣順天府 官致祭。及遇歲旱、遣官祭告。蓋因舊傳二龍能致雲 雨。故累朝崇奉如此

《帝京景物略》:「盧師山有寺曰盧師寺,正統十一年更 名清涼,今佛殿已無,一梵相坐風露中,左右迦葉、阿 難,風露中侍僧曰:唐天寶遺製。過寺半里祕魔厓,是 盧師宴坐處。相傳隋仁壽中,師從江南棹一船來,祝 曰:『船止則止,船至崖下止,師遂崖居。居數歲,二童子 來曰大青、小青,侍師不去。歲大旱,所司徵禱雨者,童』」 子白師:「願施雨。雨一方」遂乘雲氣去。俄雨大注,知大 青小青乃龍也。龍歸投潭中,潭廣丈,巨石覆之,深窅 不可測,二龍有時而出,雲氣仍隨之。崖下塑二童子 侍師像。厓上一柏,產石面,廣尺,不凋不榮,是盧師所 植。東證果寺,寺傍有亭,望渾河。下善應寺殿。佛不跏 趺,高几危坐,儀如中土。兩廡塑羅漢五百。

《北平古今記》:《唐書·韋挺傳》,「挺遣燕州司馬王安德行 渠作漕艫轉糧,自桑乾水抵盧思臺,行八百里,渠塞 不可通,挺以方苦寒,未可進,遂下米臺側廥之,待凍 泮,乃運以為解。」按今京城西三十里盧師山,相傳為 隋沙門盧師馴龍之地。以《唐書》考之,當即盧思臺,「師」 乃「思」之誤也。桑乾水即盧溝河。

《宋史》:「垂拱中,宋琪請復幽燕,言從安禮寨西北有盧 師神祠,是桑乾出川之口,東及幽州四十餘里。趙德 鈞作鎮之時,欲遏西衝,曾塹此水,河次半有崖岸,不 可輕度,其平處築城護之,守以偏師,此斷彼之右臂 也。」

《燕山叢錄》:唐時覺禪師嘗以道力攝二龍於萬壽寺 池內,常見蛇形,一曰「大青」,一曰「小青。」宋因禱雨有應, 封「大青應濟侯,小青利澤侯。」

《元史》本傳:天旱,道士持青蛇曰:「盧師谷小青」,謂龍也。 禱之則雨。呂思誠以其惑人,殺蛇逐道士,雨亦隨至。 《西樵野記》:京師西山寺有二青蛇,客至,僧呼蛇,以酒 肉食之,二蛇輒引喙,出入無憚,謂之曰蛇菩薩。 《王文瑞公集》:祕魔厓在山半,大石嵌空,幾二丈。僧垣 其西南為禪室,又南別為爨室。從爨室西二十餘步, 始入巖出東行百餘步,有大石側立,道左右為池,蓋 大小青龍所蟄處。視之不甚深,然側入不可窮。池前 有雙柏,上有小殿,順天尹李侯執中創以祀神者。又 東度山崦二百步,入清涼寺西門。

《長安客話》:「證果寺前臨青龍潭,後有祕魔巖,中空如 室,石如偃芝,云是祕魔祖師所居。」

《余文敏公集》:「從三叉口經新莊渡西嶺,折而北有善 應寺。寺中四松最奇,門列天兵十,狀極詭異,廡下有 五百羅漢。」

《燕山紀遊》:「昌化寺殿壁繪羅漢五百尊,穿崖渡海,神 通遊戲,宣廟時吳偉小仙筆也。」

《緱山集》:由常明菴出杏子口,至平坡寺,所謂「盧師」、清 涼、翠微、善應、「靈光」諸寺皆在焉。

《帝京景物略》:祕魔厓西行碎石中一里,自龍泉菴而 上,平坡寺也。寺為仁宗敕建,曰大圓通寺,規制宏麗, 今圮壞。後殿藤胎大士七尺清古,具丈夫相。憲宗駕 幸寺,見金剛面正黑,上笑曰:「似火裏金剛。」一夕火起, 金剛燬焉。寺上一里寶珠洞,洞石黑白點滲之,珠名 以此。

王文瑞公集:翠微山圓通寺,蓋舊平坡寺也。洪熙初, 詔改作,易今名。寺在西山高處,去城可四十里。昔太 子少師姚廣孝嘗言:「平坡最幽勝,真學佛者所宜處, 好遊之士所必至也。」殿前後凡三重,因山勢為之,愈 後則愈高,皆翼以長廊,亦因地為斜正。殿上皆有像, 飾以金碧。最後殿去山頂不百步,由殿東南下為方 丈葢,住持者所居。中室祀釋迦像。又從東廊出前殿, 殿左右皆高閣。升其左,山勢既高,閣又出其上,憑闌 望之,遠入無際。西廊後地稍下,北為禪堂,其中為廚 庫,南為禪室。

《懷麓堂集》:「平坡寺,元故剎,宣德間修之,改名圓通。斬 石為址,凡為殿五層,最上有小殿,極峻險,前俯巨壑, 日霽都城,九門三殿,隱隱可識。」

《余文敏公集》:「大圓通寺刱於唐,至宣德年重葺,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