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水干火,夏雹。

水有變,春夏雨雹,救之者憂,囹圄案姦宄,誅有罪。

《探春歷記》

《立春占》

己丑日立春,春雨風雹;庚寅日立春,夏雨雪雹;戊辰 日立春,秋雨風雹;乙未日立春,秋雨雪雹;丙申日立 春,冬雹雪雷;丁亥日立春,夏雨風雹;己亥日立春,冬 雨雪雹;辛亥日立春,秋雨雪雹。

《後漢書》

《五行志注》

《易讖》曰:「凡雹者,過由人君惡聞其過,抑賢不易,內與 邪人通,取財利,蔽賢,施之並當雨不雨,故反雹下也」, 《易緯》曰:「夏雹者,治道煩苛,繇役急促,教令數變,無有 常法,不救為兵,強臣逆謀,蝗蟲傷穀,救之舉賢良,爵 有功,務寬大,無誅罰,則災除。」

《許慎說文》

《雹》

雨,冰也。從雨包聲。

《劉熙釋名》

《釋天》

「雹」,砲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盛咆也。

《風角占》

《雹占》

徵動羽,有雹霜。

《白虎通》

《災變》

「雹」之為言合也,陰氣專精,積合為「雹。」

《觀象玩占》

《總敘》

雹者,陽盛而水溫熱,陰氣脅之而成雹也。《五行傳》以 為聽不聰之咎,其占為臣制君,亦為陰慘無恩之象。 故久雨而雹,所起必有怨怒不平之事,在國都則咎 在君相,在外則其方之長吏當之。《春秋感精符》曰:「臣 擅發則天雨雹。」一曰:「凡木再花,夏有雹,雹多大水之 兆。」

《占法》

雹殺飛鳥,君信讒,刑于人。《京房占》曰:「雹毀瓦,破庫藏, 損殺馬者,人君任小人為政,作威福也。雹下剝木枝 五穀者,上以酷政賦斂而殺人也。」

「雹下多如積雪」者,臣欲弒其君也;「如積冰」者,邊將臣 為逆也。

《雹》下極而。者,君私邪,人臣成之也。 「雹下生芒」者,人君縱欲害人也。

「雹下而大風」者,君罰過度也。

兩軍相持而天雨雹者,視風雨之所發者勝,所逆者 敗。

「《師》行」而遇雨雹者,天不順也,不避必敗。

正月雨雹,臣逆君命,大臣有暴死者。二月雨雹,大臣 專政。三月雨雹,君威大猛。四月雨雹,民不安。秋禾傷, 臣專命。五月雨雹,萬物風夭,人災,米貴。六月雨雹,殺 雞鵓。人主任小人,臣不用命,民不安。七月、八月雨雹, 殺物,臣不忠。九月雨雹,不利牛馬至。地不化,臣為姦。 冬雨雹,臣違命。一曰:「大臣殃。」

《天鏡》曰:「夏多雨雹,民饑。」

「雹下如珠」,人君欲害人民之甚也。「雹下如藜」實人君 侮慢民庶。

「雹傷禾稼,折木。」政在大臣。天數頻雨雹,亦兵之象也。

《本草綱目》

《雹釋名》

時珍曰:程子云:「雹者,陰陽相搏之氣,蓋沴氣也。」或云: 「雹者,砲也,中物如砲也。」曾子云:「陽之專氣為雹,陰之 專氣為霰。」陸農師云:「陰包陽為雹,陽包陰為霰。雪六 出而成花,雹三出而成實,陰陽之辨也。」《五雷經》云:「雹 乃陰陽不順之氣結成。亦有懶龍鱗甲之內,寒凍生 冰,為雷所發,飛走墮落,大者如斗升,小者如彈丸。又」 蜥蜴含水亦能做雹,未審果否。

氣味

鹹冷,有毒。時珍曰:按:「《五雷經》云:『人食雹,患疫疾、大風 顛邪之證』。」藏器曰:「醬味不正者,當時取一二升納入 甕中,即還本味也。」

《遵生八牋》

《四時調攝箋》

正月朔,忌雨雹,主多瘡疥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