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1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元二十二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二年五月「戊寅,廣平、汴梁、鈞 鄭旱。戊戌,汴梁懷孟、濮州、東昌、廣平、平陽、彰德、衛輝 旱。」

至元二十三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三年五月甲戌,汴梁旱。癸巳, 京畿旱。十一月,平灤、太原、汴梁水旱為災,免民租二 萬五千六百石有奇。」

至元二十四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四年,平陽春旱,二麥枯死,秋 種不入土。」

至元二十五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五年「二月甲戌,蓋州旱,民饑, 蠲其租四千七百石。四月丙辰,萊縣、蒲臺旱饑,出米 下其值賑之。九月癸未,甘州旱饑,免逋稅四千四百 石。」 按《五行志》:二十五年,東平路須城等六縣,安西 路商、耀、乾、華等十六州,旱。

至元二十六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六年六月。桂陽路寇亂水旱。 下其估糶米八千七百二十石以賑之。 按《五行志》。 二十六年。絳州大旱。

至元二十七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七年四月,平山、真定、棗強三 縣旱,免其租。秋七月,滄州樂陵旱,免田租三萬三百 五十六石。」

至元二十九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九年二月「壬辰,山東廉訪司 申,棣州境內春旱。六月丙子,太寧路惠州連年旱澇。」 至元三十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十年,真定寧晉等處旱災。」

成宗元貞元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元貞元年六月,鞏昌、環州、慶陽、延 安、安西旱。七月,太原、平陽、安豐、河間等路旱。八月,汴 梁、安西、真定等路旱。九月戊戌,高郵府、泗州、賀州旱。」

按:《五行志》:「元年六月,環州、葭州及咸寧伏羌通渭。」

等縣旱。七月,河間肅寧、樂壽二縣旱。泗州、賀州旱。 元貞二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二年七月,懷孟、大名、河間旱。九月, 河間之莫州、獻州旱。是年,太原、開元、河南芍陂旱,蠲 其田租。」 按《五行志》:「二年八月,大名、開州、懷孟、武陟 縣、河間肅寧旱。九月,莫州、獻州旱。十月,化州旱。十二 月,遼東、開元二路旱。」

大德元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元年三月,道州旱,發粟賑之。 六月,河間、大名路旱。七月,懷州武陟縣旱。八月丁巳, 揚州、淮安、寧海州旱,真定、順德、河間旱。九月丙寅,詔 恤諸郡水旱疾疫之家。」諭中書省,「衛輝路旱,鎮江之 丹陽、金壇旱,並以糧給之。十月,歷陽、合肥、梁縣及安 豐之蒙城、霍丘,自春及秋不雨,並賑之。十一月,常州」 路及宜興州旱,並賑之。是歲,濟南及金、復州水旱,順 德、河間、大名、平陽旱。 按《五行志》,大德元年六月,汴 梁南陽大旱,民鬻子女。九月,鎮江丹陽、金壇二縣旱。 十二月,平陽曲沃縣旱。

大德二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二年春正月壬辰,詔以水旱減郡 縣田租十分之三,傷甚者盡免之。二月丙子,浙西嘉 興、江陰、江東建康、溧陽、池州水旱。並賑恤之。五月,平 灤路旱。發米五百石,減其直賑之。衛輝、順德旱,免其 田租一年十二月,揚州、淮安兩路旱蝗。以糧十萬石 賑之。」 按《五行志》,二年五月,衛輝、順德、平灤等路旱, 大德三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三年五月,鄂、岳、漢陽、興國、常、澧、潭、 衡、辰、沅、寶慶、常寧、桂陽、茶陵旱,免其酒課、夏稅。江陵 路旱,弛湖泊之禁,仍並以糧賑之。九月,揚州、淮安旱, 免其田租。十月,淮安、江陵、沔陽、揚、廬、隨、黃旱,免其田 租。」「十二月,甘肅亦集乃路屯田旱,並賑以糧。」 按《五 行志》:「三年五月,荊湖諸郡及桂陽、寶應、興國三路旱, 大」德四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四年三月乙未,寧國、太平兩路旱, 以糧二萬石賑之。五月,揚州、南陽、順德、東昌、歸德、濟 寧、徐、濠、芍陂旱。八月甲子,大名之白馬縣旱。十一月 壬寅,真定路之平棘縣旱。」

大德五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五年六月,汴梁、南陽、衛輝、大名、濮 州旱。九月丙辰,江陵、常德、灃州皆旱,並免其門攤酒 醋課。是歲,汴梁之封丘、武陽、蘭陽、中牟、延津,河南澠 池,蘄州之蘄春、廣濟,蘄水旱。」

大德六年,旱。

按《元史成宗本紀》:「六年正月,陝西旱,禁民釀酒。三月 丁酉,以旱溢為災,詔赦天下。大都、平灤被災尤甚,免 其差稅三年,其餘災傷之地,已經賑恤者,免一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