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九十一卷目錄

 旱災部彙考七

  元世祖中統三則 至元二十六則 成宗元貞二則 大德九則 武宗至大三則 仁

  宗皇慶二則 延祐五則 英宗至治三則 泰定帝泰定四則 致和一則 文宗天曆一

  則 至順四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元三則 至正十九則

  明一太祖一則 洪武八則 成祖永樂四則 宣宗宣德七則 英宗正統六則 代

  宗景泰六則 英宗天順六則 憲宗成化十八則

庶徵典第九十一卷

旱災部彙考七

世祖中統元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中統元年, 澤州、潞州旱。

中統三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五月,濱、棣 二州旱。

中統四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四年八月,彰德路及洺、磁二州旱, 免彰德今歲田租之半,洺磁十之六。壬申,真定路旱。」

按:《五行志》:「四年八月,真定郡及洺、磁等州旱。」

至元元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元年四月壬子,東平、太原、平 陽旱,分遣西僧祈雨。」

至元二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年,西京、北京、益都、真定、東平、順 德、河間、徐、宿、邳旱。」

至元三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年,京兆、鳳翔旱。」

至元四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四年順天束鹿縣旱,免其租。」 按《續文獻通考》。「四年秋八月,邵武大旱。」

至元五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五年,京兆大旱。」

按:《續文獻通考》:「五年,真定旱。」

至元六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六年六月癸巳,敕真定等路旱,其 代輸築城役夫戶賦悉免之。九月壬戌,豐州雲內東 勝旱,免其租賦。十月丁亥,廣平路旱。」

至元七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七年三月戊午,益都、登、萊旱,詔減 其今年包銀之半。七月,山東諸路旱,免軍戶田租。十 月,以南京、河南兩路旱,減今年差賦十之六。」

至元八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八年四月,蔚州 靈仙、廣靈二縣旱。

至元九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六月。「高麗 旱。」

至元十二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二年,衛輝、太原等路旱,河間霖 雨傷稼,凡賑米三千七百四十八石,粟二萬四千二 百六石。」

至元十三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三年,平陽路旱,免今年田租。」 至元十四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四年五月辛亥,以河南、山東旱, 除河泊課,聽民自漁。」

至元十五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五年四月,命行中書省左丞夏 貴等,分道撫治軍民,檢覈錢穀,察郡縣被旱災甚者, 吏廉能者舉以聞。是歲,西京、奉聖州及彰德等處水 旱,民饑,賑米八萬八百九十石,粟三萬六千四十石, 鈔二萬四千八百八十錠。」

至元十六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六年七月,以趙州等處旱,減今 年租三千一百八十一石。」是歲,保定等二十餘路旱。 至元十七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七年八月,大都、北京、懷孟、保定、 南京、許州、平陽旱。」

至元十八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八年,平陽路松山縣旱,免今年 租。」 按《五行志》:十八年二月,廣寧、北京、大定州旱。 至元十九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九年八月辛亥,真定以南旱,民 多流徙。」

至元二十年,旱。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年正月「壬申,御史臺言,燕南、 山東、河北,去年旱災,按察司已嘗閱視,而中書不為 奏免,民何以堪,請權停稅糧。」制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