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4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一而高五也。」則置從此南至日下里數,因而五之, 為十萬里,則天高也。若使景與表等,則高與遠等也。

《隋書》

天文志

《周禮》大司徒職,「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 中。」此則渾天之正說,立儀象之大本。故云:「日南則景 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 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 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 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又《考工記》:「匠人建國,水 地以縣,置槷以縣,視以景。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 之景。晝參諸日中之影,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按:土 圭正影,經文闕略,先儒解說,又非明審。祖暅錯綜經 注,以推地中,其法曰:「先驗昏旦,定刻漏,分辰次。乃立 儀表于準平之地,名曰南表。漏刻上水,居日之中,更 立一表於南表影末,名曰中表,夜依」中表以望北極 樞而立北表,令參相直,三表皆以縣準定,乃觀三表 直者,其立表之地,即當子午之正。三表曲者地偏僻, 每觀中表,以知所偏。中表在西,則立表處在地中之 西,當更向東求地中。若中表在東,則立表處在地中 之東也,當更向西求地中。取三表直者,為地中之正。 又以春秋二分之日,旦始出東方半體,乃立表於中 表之東,名曰「東表」,令東表與日及中表參相直,是日 之夕,日入西方半體。又立表於中表之西,名曰「西表」, 亦從中表西望,西表及日參相直,乃觀三表。直者,即 地南北之中也。若中表差近南,則所測之地在卯酉 之南;中表差在北,則所測之地在卯酉之北。進退南 北,求「三表直正東西」者,則其地處中,居卯酉之正也。 地中

昔者周公測晷景於陽城,以參考曆紀。其於《周禮》,「在 大司徒之職,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則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百 物阜安,乃建王國。」然則日為陽精,元象之著然者也。 生靈因之動息,寒暑由其逓代,觀陰陽之升降,揆天 地之高遠,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於茲也。古法簡 略,旨趣難究,術家考測,互有異同。先儒皆云,夏至立 八尺表於陽城,其影與土圭等。案《尚書考靈曜》稱:「日 永景尺五寸,日短景尺三寸。」《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 樹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景長短,以占和否。夏至景 一尺四寸八分,冬至一丈三尺。」《周髀》云:「成周土中。夏 至景一尺六寸,冬至景一丈三尺五」寸。劉向《鴻範傳》 曰:「夏至景長一尺五寸八分,冬至一丈三尺一寸四 分,春秋二分景七尺三寸六分。」後漢《四分曆》、魏《景初 曆》、宋《元嘉曆》《大明祖沖之曆》,皆與《考靈曜》同。漢魏及 宋,所都皆別。四家曆法,候景則齊。且緯候所陳,恐難 依據。劉向二分之景,直以率推,非因表候定其長短。 然尋晷景尺丈,雖有「大較,或地域不改,而分寸參差, 或南北殊方,而長短維一。蓋術士未能精驗,馮古所 以致乖。」今刪其繁雜,附於此云。梁天監中,祖暅造八 尺銅表,其下與圭相連,圭上為溝,置水以取平正,揆 測日晷,求其盈縮。至大同十年,太史令虞𠠎又用九 尺表格,江左之景,夏至一尺三寸二分,冬至一丈三 尺七分;立夏、立秋二尺四寸五分;春分秋分五尺三 寸九分。陳氏一代,唯用梁法。齊神武以洛陽舊器,並 徙鄴中,以暨文宣受終,竟未考驗。至武平七年,訖於 景禮,始薦劉孝孫、張孟賓等於後主。劉張建表測景, 以考分至之氣,草創未就,仍遇朝亡。周自天和以來, 言曆者紛紛復出,亦驗二至之景,以考曆之精粗。及 高祖踐極之後,大議造曆。張胄元兼明揆測,言日長 之瑞,有詔司存,而莫能考決。至開皇十九年,袁充為 太史令,欲成胄元舊事,復表曰:「隋興已後,日景漸長。 開皇元年,冬至之景,長一丈二尺七寸二分,自爾漸 短。至十七年冬至景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四年冬至, 在洛陽,測景長一丈二尺」八寸八分。二年,夏至景一 尺四寸八分,自爾漸短。至十六年,夏至景一尺四寸 五分。其十八年冬至,陰雲不測。元年、十七年、十八年, 亦陰雲不測。《周官》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日至之景,尺 有五寸。鄭元云:「冬至之景,一丈三尺。」今十六年夏至 之景,短於舊五分,十七年冬至之景,短於舊三寸七 分。日去極「近,則景短而日長;去極遠,則景長而日短; 行內道,則去極近;行外道,則去極遠。」《堯典》云:「日短星 昴,以正仲冬。」據昴星昏中,則知堯時仲冬,日在須女 十度。以曆數推之,開皇以來,冬至日在斗十一度,與 唐堯之代,去極俱近。謹案《元命包》云:「日月出內道,璇 璣得其常。天帝崇靈,聖王初功。」京房別對曰:「太平日 行上道,升平日行次道,霸代日行下道。伏惟大隋啟 運,上感乾元,景短日長,振古希有。」是時,廢庶人勇。晉 王廣初為太子,充奏此事深合時宜。上臨朝謂百官 曰:「景長之慶,天之祐也。今太子新立,當須改元,宜取 日長之意以為年號。」由是改開皇二十一年為仁壽 元年。此後百工作役,並加程課,以日長故也。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