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周邦彥《汴都賦》:「天運載周,甲子新曆受朝,萬方大慶。」 新闢。

陸游詩:「野人無曆日,鳥啼知四時。」

劉克莊詩:「若非野店粘官曆,不記今朝是立春。」「新 年臺曆」無人寄,且就村翁壁上看。

《迺賢詩》:「候儀太史立金鑾,寶曆新成錦作槃。」

馬祖常詩:「期綿堯曆祚,物阜舜風薰。」

虞集詩:「呼兒檢餘曆,記日待春風。」

僧明本詩:「就手揭開新歲曆,和光吹滅舊年燈。」

曆法總部紀事

《通曆》「伏羲在位百一十年,始有甲曆五運。」

《路史》:「陶唐氏桐梃東廂,蓂生下庭,龜書乃來。於是稽 蓂以正月,訪桐以定閏,錄龜字而施之,是曰龜曆。」 伏淊《述帝功德銘》曰:「胡書龜曆之文」,蓋堯曆曰龜曆。 《述異記》:陶唐世,越裳獻千歲神龜,背有文,記開闢以 來錄為龜曆。《唐事始》言堯因軒轅靈龜有圖,作龜書 也。

虞舜牧羊潢陽而獲玉。「曆於河巖,所至嚮合。」《公孫 尼子》云:「舜牧羊於潢陽,堯舉之以為天子。」公孫弘云: 「牧羊於黃河。」干寶云:「舜耕歷山,獲玉曆於河際之巖, 知天命之在己,體道不倦。」

《拾遺記》:「成王即政,有泥離之國來朝。其人稱自發其 國,視日月以知方國所向,計寒暑以知年月,考國之 正朔,則序曆與中國相符。」

《史記張蒼列傳》:「丞相灌嬰卒,張蒼為丞相。自漢興,至 孝文二十餘年,會天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張蒼 為計相時,緒正律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 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 德之時,尚黑如故,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 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至於為丞相,卒就之。故漢家」 言律曆者,本之張蒼。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 而尤善律曆。又「黃龍見《成紀》」,於是文帝召公孫臣 為博士,草《土德之曆》。

《後漢翟酺傳》:「酺善圖緯天文曆算。時尚書有缺,詔將 大夫六百石以上試對政事、天文、道術,以高第者補 之,酺對第一。」

《晉書杜預傳》:「預耽思經籍,作《盟會圖》,《春秋長曆》,備成 一家之學。」

《郭璞傳》:「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妙於陰 陽算曆。」

《梁書庾詵傳》:「詵子曼倩,早有令譽,所著有《算經》及《七 曜曆術》。」

《南史祖皓傳》:「皓少傳學業,善算曆。」

《魏書高允傳》:「詔允與司徒崔浩述成《國記》,以本官領 著作郎。時浩集諸術士,考校漢元以來日月薄蝕、五 星行度,并譏前史之失,別為《魏曆》以示允。允曰:『天文 曆數,不可空論。夫善言遠者,必先驗於近。且漢元年 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此乃曆術之淺。今譏漢史而 不覺此謬,恐後人譏今猶今之譏古』。」浩曰:「所謬云何?」 允曰:「案《星傳》,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日在尾 箕,昏沒於申南,而東井方出於寅北。二星何因背日 而行?是史官欲神其事,不復推之於理。」浩曰:「欲為變 者何所不可,君獨不疑三星之聚,而怪二星之來?」允 曰:「此不可以空言爭,宜更審之。」時坐者咸怪,唯東宮 少傅游雅曰:「高君長於曆數,當不虛也。」後歲餘,浩謂 允曰:「先所論者,本不注心,及更考究,果如君語。以前 三月聚於東井,非十月也。」又謂雅曰:「高允之術,《陽元》 之射也。」眾乃歎服。允雖明於曆數,初不推步,有所論 說。唯游雅數以災異問允,允曰:「昔人有言,知之甚難, 既知復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多,何遽問 此!」雅乃止。

《北齊書信都芳傳》:「芳,河間人,少明筭術,為州里所稱。 有巧思,每精研究,忘寢與食,或墜坑坎。嘗語人云:『筭 之妙,機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聞雷霆之聲也』。其用 心如此。以術數干高祖,為館客,授參軍。丞相倉曹祖 珽謂芳曰:『律管吹灰,術甚微妙。絕來既久,吾思所不 至,卿試思之』。芳遂留意十數日,便云:吾得之矣,然終 須河內葭莩灰。」後得河內葭莩用其術,應節便飛,餘 灰即不動也,不為時所重。竟不行,故此法遂絕云。芳 又撰次古來渾天、地動、欹器、漏刻諸巧事,并畫圖,名 曰《器準》。又著樂書《遁甲經》四術,周髀宗。芳又私撰曆 書,名為《靈憲曆》,算月有頻大頻小,食必以朔,證據甚 甄明。每云:「何承天亦為此法不能精,《靈,憲》若成,必當 百代無異議。」書未就而卒。

《顏氏家訓》,前在修文令,曹有山東學士與關中太史 競曆,凡十餘人,紛紜累歲,內史牒付議官平之。吾執 論曰:「大抵諸儒所爭,四分并減分兩家爾。曆象之要, 可以晷景測之。今驗其分至薄蝕,則四分疏而減分 密。疏者則稱政令有寬猛,運行致盈縮,非算之失也。 密者則云日月有遲速,以術求之,預知其度,無災祥 也。用疏則藏奸而不信,用密則任數而違經。且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