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體,古昔多謬解。邇來窺以遠鏡,知是無算小星,接攢一帶。即如積尸氣等,亦小星攢聚以成,第非人目所能辨,遂作如是觀耳。小者不足論,論其大者,古曆以周天諸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各定有名位座次,每座每宿星數多寡不齊。顧其所謂宿者,蓋取七曜經行止宿之義,且用以便測算經度,又為其各能主施德也。《西古曆》亦列二十八舍,所定二十八距星,皆與中古脗合,第觜距西用天關為小異耳。此二十八宿者,各以一字命名,分註每日之下,內以房、虛、星、昴四宿為屬太陽之日,心、危、畢、張為屬太陰之日。此外五緯各屬四宿,每以七日為期,每日各屬一宿,西曆亦然。《西經》傳上古有一大師名諾厄者,廣宣曆理,以遍萬國,則亦有所本也。

一、系星之命名,多係借義,非可過泥虛名,便謂實有其驗。比如貫索一星,中以其象囹圄,名以貫索;西以其象冠冕,名以冠冕。一吉一凶,全由人意;豈天星實然乎?至謂諸星情性不同,敷施互異,是又理所必然,不得概置弗論也。故總圖於某星屬某緯者,咸附註之。

《二系》圖星之法有二:一渾球有南北二極,有地平子午諸規界。判黃赤二道運之能肖天體旋轉,以審各星經緯度分,以辨星中出沒,以測夜時,甚便也。一平面圖雖乏以上諸用,然諸星位置宮度,瞭若視掌,為用亦大。因有多種之分:曰見界圖,以北極為心,其最南隱於地中星極,非此方人目可見者則截出之。一曰赤道圖、黃道圖,二者各以其極為心,其道為界,蓋皆以天之南北平剖為二圖者也。曰分星圖,依黃道分天為二十圖,均賦經緯,署以維辰。按圖指陳天象,莫晰於此。外有渾蓋所,用天盤,以極為心,截冬至規為界,亦圖星於儀上,肖天運動,以覘諸星出沒升降。又有平儀,從二極剖天為南六宮、北六宮,二面亦繪辰宿,可代渾儀旋轉。至若古傳「星經圖」 、步天歌等,雖亦分有宿座,便於觀覽,而經緯度分,悉皆茫然掛漏,於測候無用也。

星中出沒

太陽右旋,一日一度,終歲行天一周,必復與某恆星合,又必有某星與之衝。曆家無從測其合者。測得其衝者,謂為歲差所從來矣。然由本方極出地度,恆星有出沒者,亦有不出不沒者。如京師北極出地四十度,則星距極四十度以外,皆為恆見,而距南極四十度以內者,在京皆不能見矣。至論恆星見伏,亦由太陽右旋至某宿度。附近之星,光為日奪,故不能見。迨太陽去離漸遠,則此星光漸升東方,見而不伏矣。緣是而升至午點,即曰「中星。」 此其星中出沒,在《立象學》為用甚鉅,而曆家但於中夜資之以定時刻而已。

日軌

「太陽之行黃道也。」 論其積歲平分之數,新法以天度計為五十九分八秒有奇,所謂平行度分是也。然平行齊而實行,則固非齊矣,冬盈而夏縮矣。所以然者,蓋緣黃道圈與日輪天不同心,而黃道之心即地球心,是日輪天與地球不同心也。心既不同,則日行距地近遠不等,距近即行疾,疾則所行之度,過於平行「而為盈。每冬月一日,計行一度一分有奇,以較平行,盈二分矣。距遠即行遲,遲則所行之度,不及平行而為縮。每夏月一日,計行五十七分有奇,以較平行,則縮二分矣。盈縮相差若此,豈可謂之齊乎?終歲之間,但逢最高限、最庳限二日,平實二行,度數惟一。」 此外兩行之較,日日不等。新法因其或過或不及也,故有加分減分,謂之加減差。蓋以有恆率之平行為根,而以加減差定之,然後差而不差,非齊而齊矣。至論太陽之入某宮次以分節氣也,亦有平、實二算。蓋算平行十五日二十一刻有奇,為一節氣,乃一歲二十四平分之一耳。若用躔度之日以算,則冬夏不齊。冬一節氣為十四日八十四刻有奇。夏一節氣。為十五日七十二刻有奇。總由夏遲冬疾。故其差如此。皆非《舊曆》之所解也。

系太陽天距地極遠之點,謂之最高;極近之點,謂之「最高衝。」亦名《最卑》。此二點者,乃盈縮二行之界。古法於冬夏二至,謂其恆在一點,其實非也。按古今諸測,皆各不齊。古測最高在夏至前數度,今則在後六度矣。以此推知,一年之內,太陽自行四十五秒也。

年月

「《紀年》者何?太陽隨列宿東行旋天一周之期也。」 太陽之行界二,其一從某宮次度分行天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