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泰》也。九月而黃落者,陰長陽消而為《剝》也。桃桐華於 春者,應陽之盛也。黃菊華於秋者,應陰之盛也。四月 而靡草死者,陰不盛於陽也。十一月而荔挺出者,陽 初復於陰也。麥得陰之穉也。故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而麥秋在於四月也。禾得陽之穉也,故「木王而生,金 王而熟」,而禾登在於七月也。至於腐草之為螢,則植 物之變為動物,無情之變為有情,豈非陽明之極,而 陰幽之物亦隨之以化哉!大抵陰陽二氣,無形而默 運於內,風雨露雷、昆蟲草木,有形而改換於外。君子 觸其景而測其應,則可以寓對時育物之心,因其候 而思其義,則可以悟陰陽貞勝之理。由是而知「一歲 之閒七十二候即二十四氣也,二十四氣即一十二 月也,一十二月即四時也,四時即二氣也,二氣即一 氣之周流也」,而乾坤無餘策,曆書無餘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