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減毫髮。由朢至晦,置竹井旁,以常所落淺深為候,隨 月大小,畫痕竹上,當其日之數,旦而測之,水之落痕 與石約,如竹之畫,視甃間滯萍,枯青相半,殆類水退』。」 《金史禮志》:天眷二年,定朔朢朝日儀,帝南向拜。 《世宗本紀》:「大定四年三月丙戌朔,萬春節,高麗、夏遣 使賀。」

大定六年十二月甲戌,詔「有司每月朔朢及上七日, 毋奏刑名。」

大定八年十月乙未,命涿州刺史兼提點山陵,每以 朔朢致祭,朔則用素,朢則用肉,仍以明年正月為首。 大定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徐州進芝草十有八莖, 真定進嘉禾二本六莖,異畝同穎。

《章宗本紀》:「明昌四年九月甲子朔,天壽節,御大安殿, 受親王百官及宋、高麗、夏使朝賀。」

《宣宗本紀》:「貞祐元年閏月戊辰朔,拜日于仁政殿。自 是每月吉為常。」

《元史五行志》:「至正二十七年三月朔日,萊州招遠縣 大社里有大鳥自南飛至,其色蒼白,展翅如席,狀類 鶴,俄頃飛去,遺下粟、黍、稻、麥、黃黑豆、蕎麥于張家屋 上,約數升許,是歲大稔。」

《明會典》:洪武三年定,凡朔朢日,上皮弁服,御奉天殿。 百官公服于丹墀,東西對立。俟引班引合班北面立, 再拜,班首詣前,同百官鞠躬,唱某官臣某起居。贊禮 唱「聖躬萬福。」班首平身復位,同百官皆再拜。引班引 百官分班仍對立。省府臺部官、諸衙門有事奏者,由 西階陞殿。奏事畢,降自西階。引班引百官以次出。如 無事奏、則侍儀由西階陞殿、跪奏如之。俟侍儀降階、 引班導百官出

洪武十四年定,凡朔朢日,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俟。鼓 三嚴。公侯、一品、二品官入東西角門俟。其餘三品以 下,先于丹墀內班橫行序立。鐘三鳴,公侯、一品、二品 以次入班序立。鐘鳴畢,儀禮司奏「外辦。」導駕官導上 位,陞御座。鳴鞭訖。鳴贊唱班齊。通贊「詣中道。」班首「臣 某等起居聖躬萬福」畢,百官行五拜禮。儀禮司奏禮 畢而退

洪武十七年,令百官凡遇朔朢免行起居禮。後更定, 朔朢日上御奉天殿,百官各具公服行禮。常朝官序 立于丹墀,東西相向,謝恩見辭官序立于奉天門外, 北向。候上陞座,鳴鞭。鴻臚寺贊「排班」,樂作。常朝官行 一拜三叩頭禮畢,樂止。復班。鴻臚寺奏「謝恩見辭。」于 奉天門外行五拜三叩頭禮畢。鳴鞭,駕興。

都察院監禮糾儀。「凡朔朢日皇極殿朝參,丹墀皇極 門外各侍班二員。」

凡每月朔朢日、神機營提督官請祭神旗。本衛遣官 軍于午門樓上、迎請導從。至教場。祭畢迎回。仍如法 置放

鴻臚寺朔朢日皇極殿朝參:「掌禮堂上官一員,奏事 堂上官一員,鳴贊一員,糾儀序班四員。《齊又》武班序 班四員,傳贊序班八員,皇極門外鳴贊二員,糾儀序 班二員,擺班序班四員,催人序班二員,掖門糾儀序 班四員。」

國子監一,朔朢行釋菜禮,各班生員務要一名赴廟, 隨班行禮。敢有怠惰失儀及點閘不到者,痛決。 《明外史建文太子文奎傳》:文奎母馮氏,洪武二十九 年十月晦生,太祖不樂,曰:「月日皆數之。」終命內廷勿 賀。

《帝京景物略》:元旦至晦日,家家竿標樓閣,松柏枝蔭 之,夜燈之曰「天燈。」

《西吳枝乘》,三月朔日,則民間婦女簪蓬于首,無貴賤 皆然。

《客座新》聞:「教坊妓者,以術壓子弟,必供奉白眉神,朝 夕禱之,子弟往來不絕。至朔朢日,用手帕異針刺神 面,謂子弟奸猾。打乖者佯怒之,撤帕著子弟面,將墜 于地,令拾之,則子弟心悅誠服,而不他之也。」

《遵生八牋》:「以春三月朔旦,東面平坐,叩齒三通,閉氣 九息,吸震宮青氣入口,九吞之,以補肝虛受損,以享 青龍之榮。」

《北京歲華記》:「七月晦日,地藏佛誕,供香燭于地,積水 湖、泡子湖各有水燈。」

《名勝志》:「工山在南陵縣西,山有廣惠廟,以六月晦日 祀其山神,或云晉何琦也。」

晦朔弦望部雜錄

《易經小畜》:「月幾望,君子征凶。」程傳月望則與日敵矣。幾 望,言其盛將敵也,不已則將盛于陽而凶矣。于幾望 而為之戒曰:「婦將敵矣,君子動則凶也。」幾望,將盈之 時,若已望則陽已消矣,尚可戒乎!

《歸妹》:「月幾望吉。」程傳《月望》,陰之盈也,盈則敵陽矣。「幾望」 未至于盈也。五之貴高,常不至于盈,極則不亢,其夫 乃為吉也。

「《中孚》月幾望,馬匹亡」,無咎。大全方氏曰:「月幾望」,不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