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9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月五日賽龍舟因邑河水淺作旱龍,縛竹為之,剪 五色綾緞為鱗甲,設層樓飛閣於其脊,綴以翡翠文 錦,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俗稱娥為「遊江女娘」,及 瘟司水神像。蟒袍錦帶,珠冠劎佩,傍列水手十餘,裝 束整麗,擇日出行。金鼓簫板旗幟濟濟導龍而遊,曰 「迎船。」好事者取傳奇中古事,扮肖人物,極其詭麗,用 鐵幹撐之空中,前後輪轉,宛若半仙之戲,彼此角勝。 自前月廿外至此日,無日不然。次日用牲牢酒體、角 黍、時果祭之,極其敬畏。又以茶米楮幣實倉中,若餞 贐然。仍如前儀導送水涯,合炬焚之,曰「送船。」

應山縣

端午,閈里紙竹為龍舟,作醮事,曰《平康醮》。

黃岡縣

《端午團風》,巴河鎮迎會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

江陵縣

端午取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 以辟瘟氣。

攸縣

五月五日,門懸艾虎,辟五兵也。江嬉水馬,弔《三閭》也。 十女鼓吹,幔綵於船,逐龍舟上下以為樂。孕婦家富 者用花幣酒食,貧者雞酒,以竹夾楮錢標於龍首,祈 易產也。

岳州府

端午,罷市競渡,以為禳災。疾病,就水際設盤祀神,酒 肉犒鼓。櫂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酃縣

端午角黍傳送,謂之「探節。」

祁陽縣

五月五日,作梟羹,以其惡鳥,故以五月五日食之。《蘇 潁濱帖子》云:「百官卻拜梟羹賜,凶去方知舜有功。」古 重梟炙,蓋欲去其類,則民間有然矣,不必大官之賜。

《福建志書》

福州府

端午插艾五日,天未明,採艾插戶上,以禳毒氣。亦有 結艾為人者,與荊楚同,鄉村或採楝木葉插之。父老 相傳,可以禁蚊。繫五色絲線,舊傳三閭大夫語人,「五 色絲蛟龍所畏。」故是日長幼悉以五色絲繫臂,一名 長命縷,一名續命縷。父老相傳,可以辟蛇,至七夕始 解棄之。婦女競插花,榴花為多,亦喜梧桐飲菖蒲。李 彤《四序總要》云:「五日婦禮,上續壽菖蒲酒。」以《本草》云: 「菖蒲可以延年。」今州人是日飲之,名曰飲續角黍。楚 人是日以竹筒貯米祭屈原,名筒粽。四方相傳,皆以 為節物。今州人以大竹葉裹米為角黍,亦有為方粽, 以相餽遺。舊俗,婦禮,是日上續壽,衣服鞋履團粽、扇 子、菖蒲酒,今時蓋鮮行之矣。競渡,楚人以弔屈原,後 四方以為故事。是日競渡以為戲。州南臺江沿內諸 河,皆龍舟鼓楫,鉦鼓喧鳴,綵服鮮衣,共𩰚輕駛。士女 觀者,或乘潮解繂,或置酒臨流,或緣堤夾岸,駢首爭 觀,竟日乃歸。

建陽縣

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作醬。

上杭縣

五月五日,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群戲水次,謂之「競 渡。」

仙遊縣

端午競渡將晚,各獻紙於「虎嘯潭」,以弔《嘉靖癸亥年 戚公溺兵》,亦傚屈原意也。

邵武府

五月五日節前,婦人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 作方勝,繡蔬、蒜、艾、虎之屬,聯以綵線,繫於釵上。幼女 則懸之於背,呼為「竇娘。」

詔安縣

端午日,唐將軍裨將祀於詔者社中人鼓吹具儀,各 導其神覲於將軍之廟,謂之「貢王 海上颶。」信。是日 係大颶旬,為屈原颶。

《廣東志書》

從化縣

五月五日至午,燒符水洗手眼,棄於道上,謂之「送災 難。」是時再播種。

南雄府

天中節。以燈火爆嬰兒腹。云「除疾。」又以銀硃書白字。 倒粘牆壁間。驅蚊蠅。是日《茅船舁》,天符神,壓船送 河云遣瘟,金鼓殷雷齊唱船。歌惟《闤闠》如此。

新興縣

端午,各就其近屬神祠,鼓吹迎導,巡歷人家,師巫法 水貼符,驅逐邪魅。

石城縣

五月自一日至五日,童子以風箏為戲,謂之「放殃。」偶 線斷落其屋舍,必破碎之,以為不祥。

瓊州府

端陽食會,自五月一日至四日,輪流迎龍於會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