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9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鍾,或度晷景,權水輕重。水一升,冬重十三兩,或擊黃

鍾之磬,或鼓黃鍾之瑟,軫間九尺,二十五絃,宮處於 中,左右為商、徵、角、羽,或擊黃鍾之鼓。先之三日,太史 謁之。至日,夏時四,孟冬則四仲,其氣至焉。先氣至五 刻,太史令與八能之士,即坐於端門左塾。太子具樂 器,夏赤冬黑,列前殿之前,西上。鍾為端。守宮設席於 器南,北面東上;正德席,鼓南,西面。令晷儀東北。三刻, 中黃門持兵引太史令、八能之士入自端門,就位。二 刻,侍中、尚書、御史、謁者皆陛。一刻,乘輿親御臨軒,安 體靜居以聽之。太史令前,當軒溜,北面跪,舉手曰:「八 能之士以備,請行事。」制曰:「可。」太史令稽首曰:「諾。」起立, 少退,顧令正德曰:「可行事。」正德曰:「諾。」皆旋復位。正德 立命八能士曰:「以次行事,間音以竽。」八能曰:「諾。」五音 各三十為闋。正德曰:「合五音律,先唱五音,並作二十 五闋,皆音以竽。」訖,正德曰:「八能士各言事,八能士各 書板。言事。文曰:『臣某言,今月若干日,甲乙日冬至,黃 鍾之音,調君道,得孝道,褒商臣角民徵事羽物各一 板』。」否則召太史令各板書,封以皂囊,送西陛,跪授尚 書,施當軒,北面稽首,拜,上封事。尚書授侍中,常侍迎 受,報聞,以小黃門幡麾節度。太史令前曰:「禮畢。」制曰 「可。」太史令前稽首曰「諾。」太史令八能士詣大官受賜, 陛者以次罷日。夏至禮亦如之。

《樂葉圖徵》曰:「夫聖人之作樂,不可以自娛也,所以觀得失之效者也。故聖人不取備於一人,必從八能之士。故撞鍾者當知鍾,擊鼓者當知鼓,吹管者當知管,吹竽者當知竽,擊磬者當知磬,鼓琴者當知琴。故八士曰:或調陰陽,或調律曆,或調五音。故撞鍾者以知法度,鼓琴者以知四海,擊磬者以知民事。鍾音調則」君道得,君道得則黃鍾、蕤賓之律應;君道不得則鍾音不調,鍾音不調則黃鍾、蕤賓之律不應。鼓音調則臣道得,臣道得則太簇之律應;管音調則律曆正,律曆正則夷則之律應;磬音調則民道得,民道得則林鍾之律應;竽音調則法度得,法度得則無射之律應;琴音調則「四海合歲氣,百川一合德」,鬼神之道行,祭祀之道得。如此則姑洗之律應,五樂皆得,則應鍾之律應。天地以和氣至則和氣應,和氣不至則天地和氣不應。鍾音調下,臣以法賀主,鼓音調主,以法賀臣,磬音調主以德施於百姓,琴音調主以德及四海。八能之士,常以日冬至成天文,日夏至成地理,作陰樂以成天文,作陽樂以成地理。

《風俗通義》

題游光

夏至著五綵辟兵,題曰《游光》。游光,厲鬼也,知其名者 無瘟疾。

《素問》

脈要精微論

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脈 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

《五經通義》

助微氣

《夏至》,陰始動而未達,故寢兵鼓,不設政事,所以助微 氣之養也。

《晉書》

天文志

夏至極起,而天運近北,而斗去人遠,日去人近,南天 氣至,故「蒸熱也。」

《風土記》

黃梅雨

夏至之日雨,名曰《黃梅雨》。

《夏至》霖霪至前為「黃梅」,先時為迎梅雨,及時為「梅雨」,後時為「送梅雨。」

《三禮義宗》

夏至三義

夏至為節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 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齊民要術》

夏至事宜

《崔寔》曰:「夏至先後各五日,可種牡麻。」

《氾勝之書》曰:「植禾,夏至後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 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索相對,各 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穀 不傷矣。」

《隋書》

禮儀志

《周官》云:「夏日至,祭地於澤中之方丘。」

《占氣》

離氣

夏至之日,《離》卦用事。日中時,南方有赤雲如馬者,《離》 氣至也,宜黍。離氣不至,日月無光,五穀不成,人病目 疾。冬中無冰,應在十一月內。是日,風從《離》來為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