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3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詩》云:「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

《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七曰雨。訂義《鄭鍔》曰:「雨者為 農祈。」

《左傳》:季武子如晉拜師,范宣子賦《黍苗》,武子曰:「小國 之仰大國,如百穀之仰膏雨焉。」

僖公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 不曰旱,不為災也。

《公羊傳》:「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于天下者, 惟太山雲雨。」

《穀梁傳》:「春正月不雨者,勤雨也。夏四月不雨者,閔雨 也。六月雨者,喜雨也。」

《易稽覽圖》「降陰為雨。」降陰之雨,潤而不破塊。

《春秋漢含孳》:「穴藏先知雨,陰曀未集,魚已噞。」《喁 說題辭》:「一歲三十六雨,天地之氣宣。十日小雨,應天 文也;十五日大雨,以斗運也。」

「大節二十四,小節十二」,功德分也,故一歲三十六雨。 陽制陰,故水為雨。

陰陽之氣,上薄為雨。

「樂動聲儀焦明」至「為雨備。」

《山海經·西山經》:「符愓之山,其上多棕柟,下多金玉,神 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

《中山經》:「光山神,計蒙處之,恆遊于漳淵,出入必有飄 風暴雨。」

鬲山多猨蜼。蜼似獮猴,鼻露上向,雨則自縣樹,以 尾塞鼻孔,或以兩指塞之。

《六韜》:太公曰:將有三勝。武王曰:「敢問其目?」太公曰:「將 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

《管子·四時》篇:「日掌賞,賞為暑;歲掌和,和為雨。」

《老子道德經》:「驟雨不終日。」

《文子·十守篇》:「天有風雨寒暑,人有取與喜怒。膽為雲, 肺為氣,脾為風,腎為雨。」

《上德篇》:「濕易雨也。」雨之潤也,萬物解,山致其高 而「雲雨起焉。」

《下德》篇:「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

《徵明》篇:「道無正而可以為正,譬若山林而可以為材, 材不及山林,山林不及雲雨,雲雨不及陰陽。」

《范子計然》:「風為天氣,雨為地氣,風順時而行,雨應風 而下,命曰天氣下,地氣上,陰陽交通,萬物成矣。」 《列子殷湯》篇:「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見陽而 死。」

《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 乎。」

《在宥》篇:黃帝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廣 成子曰:「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 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天運》篇:「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

《外物》篇:「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尸子》:「神農之理,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為行雨,旬日為 穀雨,旬五日為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咸利,故曰神 雨。」

呂子《貴信》篇:「秋之德雨,雨不信則其穀不堅,穀不堅 則五種不成。」

《史記·晉世家》:「重耳至秦,繆公與重耳飲。趙衰歌《黍苗》, 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時雨』。」

《淮南子原道訓》:「春風至則甘雨降,生育萬物。」

《俶真訓》:「譬若周雲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為雨,沈溺萬 物而不與為濕焉。」

《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以將其雨。」

《地形訓》:「凡八紘之氣,是出寒暑,以合八正,必以風雨。」 凡八極之雲,是雨天下。八門之風,是節寒暑。八紘 八殥八澤之雲,以雨九州而和中土。「土龍致雨, 精神訓血氣」者,風雨也。

《繆稱訓》:「暉目知宴,陰諧知雨。」「天將陰,雨則鳴。」 《齊俗訓》:「若轉化而與世競走,譬猶逃雨也,無之而不 濡。」

《汜論訓》:「古者民澤處復穴,聖人乃作,為之築土構木, 以為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觸石而出,膚寸而 合,不崇朝而雨天下者,惟太山。

《說山訓》:「人莫鑑于沬雨,而鑑于澄水者,以其休止不 蕩也。」雨之集,無能霑,待其止而能有濡。

《說林》訓:「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故禍 中有福也。」

《修務訓》禹,「沐浴霪雨,梳櫛扶風。」

《泰族訓》:「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其且雨也, 陰曀未集而魚已噞矣。」

京房《易》飛候:「太平之時,五日一風,十日一雨,歲凡三 十六雨。」

《鹽鐵論》:「周公太平之時,風不鳴條,雨不破塊,旬而一 雨,雨必以夜。」

《孔子》大聖也。嘗居上位相魯三月不令而行不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