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行速。」

「間。或以為天是一日一周,日則不及一度,非天過一 度也。」曰:「此說不是。若以為天是一日一周,則四時中 星如何解不同?更是如此,則日日一般,卻如何紀歲? 把甚麼時節做定限?若以為天不過,而日不及一度, 則趲來趲去,將次午時便打三更矣。」因取《禮記月令 疏》指其中說「早晚不同」,及「更行一度」兩處,曰:「此說得 甚分明,其他曆書卻不如此說。蓋非不曉,但習而不 察,更不去子細檢點。而今若就天裏看時,只是行得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若把天外來說,則是一 日過了一度。蔡季通嘗有言:『論日月則在天裏,論天 則在太虛空裏。若去太虛空裏觀那天,自是日月滾 得不在舊時處了』。」又曰:「天無體,只二十八宿便是天 體。日月皆從角起,天亦從角起。日則一日運一周,依 舊只到那角上;天則一周了,又過角些子;日日累上 去,則一年便與日會。蔡仲默《天說》亦云:『天體至圓,周 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繞地左旋,常一日一 周而過一度。日麗天而少遲,故日行一日亦繞地一 周,而在天為不及一』」度。積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 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與天會,是一歲日行之數也。 月廲天而尤遲,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 七,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 日會,十二會得全日三百四十八,餘分之積,又五千 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盡三百 四十八,通計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 百四十八,是一歲月行之數也。歲有十二月,月有三 十日,三百六十日者,一歲之常數也。故日與天會而 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為氣盈,月 與日會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 為朔虛。合氣盈朔虛而閏生焉。故一歲閏率,則十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歲一閏,則三十二 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單一;五歲再閏,則五十四 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歲七閏,則 氣朔分齊,是為一章也。此說也分明。

問:「『經星左旋,緯星與日月右旋』,是否?」曰:「今諸家是如 此說。橫渠說:『天左旋,日月亦左旋』。看來橫渠之說極 是,只恐人不曉,所以《詩傳》只載舊說。」或曰:「此亦易見。 如以一大輪在外,一小輪載日月在內,大輪轉急,小 輪轉慢;雖都是左轉,只有急有慢,便覺日月似右轉 了。」曰:「然。但如此,則曆家逆宇皆著改做順字,『退』字皆」 著改做「進」字。

天一日周地一遭,更過一度,日即至其所,趕不上一 度,月不及十三度。天一日過一度,至三百六十五度 四分度之一,則及日矣,與日一般,是為「一期。」

天最健,一日一周而過一度,日之健次于天,一日恰 好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但比天為退一度, 月比日大,故緩,比天為退十三度有奇。但曆家只算 所退之度,卻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此乃截 法,故有日月五星右行之說,其實非右行也。橫渠曰: 「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此說最好。《書》 疏《璣衡禮疏》「星回于天」,《漢志天體》沈括《渾儀議》皆可 參考。

「天左旋,日月亦左旋。但天行過一度,日只在此,當卯 而卯,當午而午。」某看得如此,後來得《禮記》說,暗與之 合。

《晉天文志》論得亦好,多是許敬宗為之。日月隨天左 旋,如橫渠說較順,五星亦順行。曆家謂之緩者反是 急,急者反是緩。曆數,謂日月星所經歷之數。

問:「日是陽,如何反行得遲如月?」曰:「正是月行得遲。」問: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曰:「曆家是將他退底度 數為進底度數。天至健,故日常不及他一度;月又遲, 故不及天十三度有奇。且如月生于西,一夜,一夜漸 漸向東,便可見月退處。」問:「如此說,則是日比天行遲 了一度,月比天行遲了十三度有奇。」曰:「曆家若如此 說,則算著那相去處度數多。今只以其相近處言,故 易算。聞季通云:『西域有《九執曆》,卻是順算』。」

「天。日月星皆是左旋,只有遲速。天行較急,一日一夜 繞地一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又進過一 度。日行稍遲,一日一夜繞地恰一周,而于天為退一 度,至一年方與天相值在恰好處,是謂一年一周天。 月行又遲,一日一夜繞地不能匝,而于天常退十三 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強,恰與天相值在」 恰好處,是謂「一月一周天。」月只是受日光,月質常圓, 不曾缺,如圓毬只有一面受日光。朢日日在酉,月在 卯,正相對受光為盛。天積氣上面勁,只中間空為日 月來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邊空,有時月在天中央, 日在地中央,則光從四旁上受于月,其中昏暗,便是 地影。朢以後日與月行便差背向一畔,相去漸漸遠, 其受光面不正。至朔行又相遇,日與月正緊相合,日 便蝕無光。月或從上過,或從下過,亦不受光。星亦是 受日光,但小耳。北辰中央一星甚小,謝氏謂「天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