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9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二十九卷目錄

 日月部彙考一

  易經離卦 豐卦 繫辭上傳 繫辭下傳

  書經周書洪範

  詩經邶風日月章

  周禮春官馮相氏

  禮記月令

  易緯稽覽圖

  管子四時篇

  漢書天文志

  淮南子天文訓

  劉熙釋名釋天

  揚雄方言日月運行

  班固白虎通日月

  魏張揖廣雅日月

  吳徐整長曆日月徑

  晉書天文志

  五代史司天考

  張子正蒙參兩篇

  明羅雅谷交食曆指界說 光景圖說 太陽光照月及地 明暗兩體

  相等圖說 明體大暗體小圖說 明體小暗體大圖說 大施小受圖說 小施大受圖說

   景之處所 光景相反圖說 體動景移圖說 景之作用 日月食合論 日月交食總

  圖說 太陽本行圖說 太陰朔朢本行圖說 實會中會視會 實會中會以地心為主

  實會中會圖說 見食隨地異時

乾象典第二十九卷

日月部彙考一

《易經》

《離卦》

日月麗乎天,

《豐卦》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繫辭上傳》

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大全進齋徐氏曰:「天文煥爛,皆懸象著明也,而莫大乎日月。」

《繫辭下傳》

「日月之道」,貞明者也。

大全程子曰:日月常明而不息,故曰「貞明。」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大全臨川吳氏曰:「因日之往而有月之來,因月之往而有日之來,二曜相推以相繼,則明生而不匱。」

《書經》

《周書洪範》

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

日月之行,四時皆有常法,變冬夏為南北之極,故舉以言之。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喻人君為政,大小各有常法。張衡、蔡邕、王蕃等說,渾天者皆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體圓如彈丸,北高南下。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極去南極直徑一百二十二度弱,其依天體隆曲。南極」去北極一百八十二度,彊正當天之中央,南北二極中等之處,謂之「赤道」,去南北極各九十一度。春分日行赤道,從此漸北。夏至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去北極六十七度,去南極一百一十五度。日行黑道,從夏至以後日漸南,至秋分還行赤道,與春分同。冬至行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去南極六十七度,去北極一百一十五度,其日之行處謂之「黃道。」又有月行之道,與日道相近,交路而過,半在日道之裏,半在日道之表。其當交則兩道相合,交去極遠處,兩道相去六度。此其日月行道之大略也。

《詩經》

《邶風日月章》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日始月盛」,皆出東方。

《周禮》

《春官》

《馮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

訂義王昭禹曰:「日為陽而實,故致於長短極之時;月為陰而闕,故致於長短不極之時。」鄭康成曰:「冬至日在牽牛,景丈三尺;夏至日在東井,景尺五寸。此長短之極,極則氣至。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分日在婁,秋分日在角,而月弦於牽牛、東井,亦以其景知氣至否。」陸佃曰:「黃道北至東井,南至牽牛,東至角,西至婁;夏至日在東井而北,近極則晷短,而表景尺五寸。冬至日在牽牛而南,遠極則晷長,而表景丈三尺。春分日在婁,秋分日在角,而中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