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697.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反側。朝廷從之。于嗟乎。四方之事。知無不為。豈虛尚清談而已乎。公在相日。中宗幽房陵。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儲嗣。一日問群臣可否。衆皆稱賀。公退而

不荅。則天曰。無乃有異議乎。對曰有之。一昨陛下命三思募武士。嵗時得數百人。及命廬陵王代之。數日之間。應者十倍。臣知人心未厭唐德。則天

怒。令策出。又一日。則天謂公曰。我夢雙陸不勝者何。對曰。雙陸不勝。宫中無子也。復命策出。又一日。則天有疾。公入問閣中。則天曰。我夢鸚鵡折雙

翅者何。對曰。武者陛下之姓也。相王。廬陵王。則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時。三思在側。怒發赤色。則天以公屢言不奪。一旦感悟。遣中。使蜜召廬陵

王矯衣而入。人無知者。乃召公坐於簾外而問曰。我欲立三思。群臣無不可者。惟俟公一言。從之。則與卿長保冨貴。不從則無復得與卿相見矣。公

從容對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揺而天下動陛下以一心之欲。而輕天下之動哉。太宗百戰取天下。授之子孫三思何。與焉。昔高宗寝疾令陛下權親。

軍國。陛下奄有神噐數十年。又將以三思為後。如天下何。且姑與母孰親。子與姪孰近。立廬陵王。則陛下萬嵗後享唐家之血食。立三思。則宗廟無

祔姑之禮。臣不敢愛死以奉制。陛下其圖馬。則天感泣。命寨簾使廬王拜公。公隕絶于地。則天命左右起之。拊公背曰。豈朕之臣。社稷之臣也。已而

謂曰。今日國老與汝天子。公哭奏曰。還宫無儀。孰為太子復置廬陵王於龍門。備禮以迎中外大恱。于嗟乎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其至誠如神。

雷霆之威不得而變乎。則天嘗命公擇人。公曰欲何為。曰。可將。相者。公曰如求文章。則今宰相李矯蘇味道足矣。豈文士握齪。思得奇才以成天下

之務乎。并州長史張東之真宰相才。誠老矣。一朝用之。尚能竭其心。乃召拜洛州司馬。他日又問人於公對曰。臣前言張東之雖遷洛州。猶未用焉。

改秋官侍郎。及召為相。果能誅張易之軍。反正中宗復則天為皇太后。于嗟乎。薄文革。重才實。其知人之深乎。公之勲德不可備言。有議論數十萬

言。李邕載之别傳論者謂松柏不天金石不柔。受於天焉。公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帥而不下。居相位。而能復廢主以正天下之

本。豈非剛正之氣。出乎誠信見乎事業。當時優游為紳之中顛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故系之云。啇有三仁。弗救其滅漢有四皓正於未奪

嗚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隨。何力可回。我公哀傷。拯天之亡。逆長風而孤騫。溯大川以獨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為乎剛。地可動。公不可動。

孰為乎方。一朝感通。群隂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發靈萬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誠。其孰能當左朝奉郎集賢校理管毫州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