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697.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或大風振崖。逸響動谷。群籟競奏。竒聲駭人。此其變化不可測者矣。衆嶺中。第三嶺極峻。人跡所罕經。昔太史公東游。登其峯而遐顧。南眺三湖北

望九江。東西四目。若陟天庭焉其嶺下半許有石室即古仙之所居也。其後有岩。漢董奉館嵓下常為人治病。法多神驗。絶於俗醫。病愈者令栽杏

五株。數年之中。蔚然成林。計奉在民間。近二百年。容狀常如三十。然俄而升仙遂絶跡於杏林其北嶺西崖有懸流遥注百餘仞。雲氣映天。望之若

山在霄霧焉。其南嶺臨宫亭。湖下有神廟。即宫亭為號。七嶺同會於東。共威峯堮。其崖窮絶莫有昇者。有野夫見人著沙門服。凌空直上。回身踞鞍。艮

乆與雲氣俱滅。又所止多奇。觸像有異。北背重阜。前帶雙流。所背之山左有龍形。而石塔基馬。下有甘泉涌出。冷䁔與寒署相變盈减。經水旱而不

異。尋其源。仍出於龍首也。南對高峯上。有竒木獨絶於林表數十丈。其下似一層浮圖。白鶴之所翔。玄雲之所入也。東南有香爐山。孫峰秀起。遊氣

籠其上。則氛氲若香煙。白雲映其外。則炳然與衆山别。天將雨其下水氣涌起如馬車盖。此即龍井之所吐。其左有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鳥之

所蟄。西有石門其前似雙闕。壁立千餘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鳥獸草木之美。靈藥萬物之竒可勝名哉。略舉其異而已。其餘古今人賦咏。不可備載

餘散見諸志云。江州志名山大澤。碑刻為多。今起神禹迄本朝。隨所刊寓類而書之。嵗月乆近。可以第考焉。

德化紫霄峯大禹刻石。尋陽記云在峯後石室申石屏蔽之。繩始至。每春夏泉流不可辨。秋冬分明。字大如掌又皆隱起。禹所記山丈尺

里數也。有好事者。摸得字百餘。以彞鼎欵識考之。可晚者七字。曰鴻荒瀁余乃攆探。餘莫能辨。秦始皇刻石。在禹刻旁。始皇三十七年登上霄峯。

刻當在此時也。文曰。皇帝臨御并天下。黔首安常巡省逺方。以觀習俗南浮大江至於廬臯登茲峻極。眺望汪澤。躬覧禹刻。竒文言義。百世其光時

維三十七年冬十二月戊申。左丞相斯。右丞相去疾。列侯離五大夫嬰。及少子胡亥。從駕行。漢武帝刻石。在禹刻旁。漢武元封五年過彭蠡。禮名山

觀禹刻。刻當在此時。大孤山大禹刻。及秦皇漢武刻。水經注廬山之南。有孤石介立大湖中。矗然高峻。特為壞異。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

或言始皇所勒嵗月已乆莫能辯也。又按十道四著志漢武亦刻其旁。然山陡起洪濤中。莫可見云。州治夏殷以來。鍾鼎欵識法帖二十卷。紹

興十四年薛尚功集。梁百花亭詩。大同三年。梁元帝作。朱超道和陳隂鏗追和。熈寧初。黄庭堅再書。唐顔眞卿守政帖。又叙坐帖。辨石鍾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