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己动手办药厂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自己动手办药厂
河北医学院医教四连
1969年2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们河北医学院医教四连遵照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教导,到平山县小觉地区进行医学教育革命,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为了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作到“送医送药”上门,除了巡诊、开设家庭病床和开展炕头手术等措施外,我们还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办起了药厂。从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出发,就地采药,就地制药,制出中西成药四十余种,给贫下中农治病。我们自制的药品售价低,疗效好,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

我们认为就地采药、就地制药,是解决农村缺少药品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有很大意义。我国广大山区和平原,都有很多野生中药,例如小觉地区就有一百余种,这些中药对防治疾病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采集、加工、配制一些常用药品,为贫下中农治病,就可以节约一部分合作医疗基金,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即将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公社、大队也可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于是我们就主动和本公社各大队的“赤脚医生”联系,并和大队革委会干部、贫协代表等座谈,向他们宣传毛主席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指示,宣传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们自力更生办药厂的意义,发动他们采集、使用当地丰富的药材,自己制药。 我们的建议得到各大队革委会的大力支持,他们马上派“赤脚医生”来我们药厂共同商讨有关采药、制药的具体问题。根据“赤脚医生”的要求,我们先后为他们办了七期“速成培训班”,首先让“赤脚医生”熟悉生药的品种、采集季节、保存方法等,然后就和他们一起加工制药,让他们边看、边做、边学。这样,只用了几天时间,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制中药丸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培训了九个大队的十几名“赤脚医生”。

关于药材的来源,我们建议各大队除发动社员和学生去采集以外,还可用“等价交换”的办法解决,即把一部分药材卖给当地收购站,再用这部分钱换回自己缺少的药材。采药制药也可以几个村联合起来搞,这样,很快就可以制出成药来。如扶峪大队,仅一天的时间,就采药四十多种,制出了第一批成药——“感冒丸”,每丸成本还不到二分钱,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他们说:“过去刘少奇推行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把医生都放在大城市、大医院,贫下中农治病很困难,现在落实了毛主席的卫生路线,医生是自己村里的,药是自采自制的,看病真方便。毛主席对我们贫下中农多关心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