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廣笑府/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廣笑府
卷四
卷五 

廣笑府卷四

 方外

詠僧[编辑]

少年何事棄儒冠,強立真心入戒壇,雪夜孤眠雙足冷,霜天削髮一頭寒,青樓美酒應無分,紅粉佳人不敢看,死後定爲惆悵鬼,西方依舊黑漫漫。

不語禪[编辑]

一僧號不語禪,本無所識,全仗二侍者代答。適遊僧來參問:如何是佛。時侍者他出,禪者忙迫無措,東顧復西顧。又問:如何是法。禪不能答,看上又看下。又問:如何是僧。禪無奈,輒瞑目矣。又問:如何是加持。禪但伸手而已。遊僧出,遇侍者,乃告之曰:我問佛,禪師東顧西顧,蓋謂人有東西,佛無南北也。我問法,禪師看上看下,蓋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也。我問僧,彼是瞑目,蓋謂白雲深處臥,便是一高僧也。問加持,則伸手,蓋謂接引衆生也。此大禪可謂明心見性矣。侍者還,禪僧大罵曰:爾等何往,不來幫我。他問佛,教我東看你又不見,西看你又不見。他又問法,教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又問僧,我沒奈何,只假睡。他又問加持,我自愧諸事不知,做甚長老,不如伸手沿門去叫化也罷。

僧對鳥[编辑]

東坡曰:古人常以僧對鳥,如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云:時聞啄木鳥,疑是扣門僧。佛印曰:今老僧與相公對,相公卽鳥也。

解鋸地獄[编辑]

僧人勸誘施主齋僧供佛,捨旛捨琉璃,死後可免地獄刀鋸水火等災。不久,僧及施主相繼亡,施主見僧受鋸獄之刑,因詰其何以異於生前之說。僧曰:你却如何不問閻王。閻王曰:世間寺廢僧稀,但見他一箇,便要觧作兩箇用。

大杜小杜[编辑]

東坡贊佛印像曰:大杜(謂杜甫)之下有小杜(杜牧),小杜之下,翹然而傑出者,非師其誰耶。

財酒誤事[编辑]

僧人犯罪,官令役夫押解配所,途受犯僧賂賄。至夜,僧灌以酒,同其醉睡,因削其髮而逃。役夫酒醒,忙索犯僧,不見,及捫自首,禿而無髮,大驚,呼曰:和尚猶在,我却何處去了。

犯僧嫁禍[编辑]

富室居隣寺,一僧夜踰其牆,未及竊物,被逐奔去,倒跌濕泥中,慮首跡不可掩,急掙起捻拳印其中,作道冠之狀,曰:賴道士罷。

咏尼詩[编辑]

五更鐘響寺門開,前壻辭歸後壻來,佛殿借爲迎客館,鐘樓題作望夫台,去年監院曾留孕,今歲檀郎又寄胎,不是祇園寬十畝,四時何處葬私孩。

書符驅蚊[编辑]

一道士自言能書符驅蚊。市人信之,送錢請符,蚊爲害如舊,因往詰之。道士問:符貼在何處。答:貼壁上。道士曰:可道不靈,必須貼在蚊背上,方有效驗。

道士包醮[编辑]

一齋家欲請數道士設醮。一道士極貪財,不顧性命,但欲盡得齋錢,一應宣疏禮懴擊法器等項,俱是一身包做。不分晝夜,腳忙手亂,勞無一息之停,至第三日拜章,遂暈厥倒地。齋家恐慮有人命之累,因商量且倩土工扛出,再作區處。其道士在地聞知,乃掙命擡頭謂齋家曰:你且將雇土工銀與我,等我替你慢慢爬出去罷。

老人妄語[编辑]

太上老君云:誦經千遍,身騰紫雲。一道士篤信此說,誦至九百九十九遍,乃沐浴登壇,告別親友,俟候騰雲,更誦一遍輳千數,至暮竟無片雲。道士指老君塑像嘆曰:誰知你這等老大年紀也會說謊。

不請客[编辑]

一吝者家有禱事,命道士請神,乃通陳請兩京神道。主人曰:如何請這遠的。答曰:近者都曉得你的,說請他,他也不信。

指石爲金[编辑]

一貧士遇故人於途,故人已得仙術矣。相勞苦畢,因指道旁一磚成赤金,贈之。士嫌其少,更指一大石獅爲贈。士嫌未已,仙曰:汝欲如何。士曰:願乞公此指。

金羅漢[编辑]

有掘地得金羅漢一尊者,乃以手鑿其頭不已,問:那十七尊何在。

齋字[编辑]

一僧讀「齋」字,尼認是「齊」字,因而相爭。一人斷之曰:上頭是一樣的,但是下頭略有些差。



  • 《廣笑府.卷四》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