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医学科学研究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医学科学研究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 红医兵
1969年10月2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医学科学研究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关系到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还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大问题。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卫生部门的代理人,极力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他们在医学科学研究上,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研究所谓“高、难、深”的疾病,而对广大劳动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则不管或只放很小的力量,使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走上邪路。

刘少奇及其在卫生部门的代理人,拚命提倡“三脱离”的“纯理论”研究。刘少奇在卫生部门的代理人甚至发出黑指示说:“你们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力量管好理论、尖端项目,用百分之五的力量来抓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研究。”我院有个研究所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的共二百多个研究课题中,所谓“理论研究”竟高达百分之九十八,而关于防病治病的研究项目只有百分之二。结果是,科学研究年年搞,科学论文写不少,就是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解决不了。有的人为了写一本书给自己树碑立传,竟组织二十多人专门研究小白鼠内脏器官直到每根胡子的生理原因。与此同时,刘少奇及其在卫生部门的代理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职业病则置之不理。当有人提出矽肺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和生命时,刘少奇就阴险地说:“这个矛盾好解决,可以搞工农轮换制嘛!你一轮换不就发现不了矽肺了吗?矛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我院有个研究所的资产阶级“专家”,长期以来拒不进行矽肺防治工作的研究,竟大骂搞矽肺治疗的同志是“吃饱了饭没事干”,而大搞什么“矽肺十年动态观察”的所谓“尖端研究”,实际上就是为刘少奇的“工农轮换制”制造“理论根据”。

刘少奇一伙推行的所谓“高、难、深”的医学科研路线,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其目的就是妄图在这个上层建筑的重要领域中复辟资本主义,对工农兵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使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走上了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光明大道。我院研究工作者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指引下,开展革命大批判,除了投以少量的人力物力,密切结合实际,对于某些危害人民健康的少见疾病和疑难病症等进行研究以外,把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到常见病、多发病上来。大家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搞成了一些资产阶级“专家”“权威”几年都没有搞成的新仪器和新药品。例如,我院有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工人,怀着对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对贫下中农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终于试制成功了治疗皮肤病和部分外科疾病的半导体致冷切片与治疗的装置,治疗扭伤和劳损等疾患的半导体间动电流治疗机,半导体小型消毒治疗机。实践证明,这些新仪器都具有效果好、体积小、便于携带、不需交流电、只用干电池、成本低等特点,可以在农村广泛使用,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还有几个研究所寻找出了一种效果良好的新抗菌素,提纯出了一种能治疗常见病和某些难治病症的药物,合成了一种来源广、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效果好的固体外用消毒药,等等。事实证明,医学科学工作者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兵服务,就能使医学科学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民做出贡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