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21984.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夷大長老夫自處。傳國五世九十餘。終以滅亡。逮唐季之亂。劉氏陟玢晟鋹四世竊據。亦五十餘年。窮奢侈。酷刑罰。誅近世。戮群弟。以至失國。其治

蹇淺。不足稱列。夫豈暇遑庠序之事哉。此其所以歷年之乆。而未有魁偉卓越之士聞扵時者。亦理然也。庠序者。固育材之地。為政者含此而不務。

非知治者也。夫謹薄書。弊獄訟。趣辦扵目前。而收功淺。崇師儒。興學校初雖若迂遲闊緩。而其效嘗見扵千百年之後。雖至扵衰亂之世。而餘風遺

烈。猶未泯也。務其近小。而忽其逺大。不可謂智。是以衛颯下車。必修庠序。何武行部。先即學宫。彼盖知所本云。自斯學之成。會朝廷適除教官。專誨

導之任。隆棟梃桶。屹其山立。褒衣峨冠。坌其雲至。繇今以徃。將見人倫益以明。禮義益以起。而士之秀異者亦益以出。則豈惟中州之人哉。雖卉裳

𦋺衣。胡夷蜓蠻。猶將竭蹶而趨風。皷舞而嚮化。永綏南邦。同底大道。然後為斯。學之成也。余既為之記。又繫以詩曰諸侯之學。是謂泮水。詩人所頌。

魯侯戾止。獻馘扵是。獻囚扵是。采芹則美。飲酒維㫖。淮夷来服。觩弓搜矢。其摯維何。元龜象齒。區區魯邦。陋無足紀。維泮之興。功烈如彼。下逮鄭國。

學校不修。青青子矜。莫肯来游。誰欲毁之。僑告厥猶。視其所召。藥之則瘳。我得吾師。實獲所求。首善于京。其速置郵矧在守長。宣化承流。德音不昭。

維職之憂。番禺之學。莫原所作。歲月其綿。棟楹腐惡。潘級板夷。屋垣圮剝。圖像之威。弗丹弗雘。聖經不談。東寘髙閣。講席其虛。維塵漠漠。譬彼弗殖。

萎其將落。于嗟斯民。誰啓誰覺。釋老二氏。尚能尊師。豈伊吾儒。曾是弗為。道廢若此。莫或恥之。振而起諸。豈不在兹。爰命鳩材。僝工以時。肇新兩序。

翼如翬飛。載闢祠庭。奐其輪而。頥指而化。鬼設神施。乃延師生。来燕来䖏。匪怒伊教。載笑載語。籩豆有踐。殽核維旅。以妥以侑。禮儀具舉。濟濟多士。

進退規矩。夏絃眷誦。各得其所。相彼錯薪。有擢維楚。遐不作人。成是才諝。在漢循吏。時則文翁。修起學宫。成都市中。常衮在閩。講導從容。士比内州。

歲貢以充。賢不天成。有養自蒙。誰謂越逺。齊魯同風。憬彼夷蠻。来順来從。南交厎寧。猗學之功。章楶撰廣州府移學記我宋統一海宇。百有三

十七年于兹矣。崇文嚮儒。聖聖相繼。其禮義之教。道德之化。薫陶漸染。萬里一俗。雖在窮荒之裔。僻邦陋邑。畎畒閭閻之人。皆知誦詩書。窮義理。潔

身砥礪。以待鄉里之選。躐髙科。取顯名者。比比有之。嗚呼盛矣哉。二廣據五嶺之南。凡四十餘州。而番禺為鉅鎮。至扵士人之知名者。獨少。而業文

擢第。及劣扵他州。其故何哉。按州圖。去京師四千七百里。帶山並海。依險阻以為固。秦漢以来。常為姦雄桀黠。竊據其地。其後廢國為郡。置吏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