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20428.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取於虎蜼。文公曰虎。義也蜼。知也義以制事知以察物然後可以保宗廟。故取於虎蜼。林氏曰。見拙齋全解陳經詳解此章深見帝舜得為君之道。

君臣之際。相湏如一體。臣作朕股肱耳目則君為元首可知。元首無為。而股肱耳目則有為者也。後世之君。至於有齋居决事者。兼行將相者。以人

主而下行有司之事一人之聦明。安足以周知天下之事哉。此皆不知為君之體。下文翼。為。明聽者皆股肱耳目之職也予欲左右有民。扶持而助

之使歸於善。賴汝以輔翼予欲宣力於四方。為民興利除害廣其惠澤。賴汝以有為。觀者視也。古人之象。謂古人作服所以取象之意。如日月而下。

皆取象也。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則自黄帝時已有衣裳之制矣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龍也。華蟲也。此六章會之於衣會畫也。宗彝也。藻也。火

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章絺綉之於裳。絺葛之精者也。此十二章各有取象日月星辰。各取其明山取其静龍取其變華蟲取其文。此以象人君德

之見於己者。故會之於衣而在上。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潔。火取其能照。粉米即白米。取其能養人。黼斧形取其能斷黻。兩已相背取其能辨所以象

君德之見於用者。故綉之裳而在下。十二章之服。所以有取於此數者盖人主一身。備天地萬物之理吾身皆有所取則焉誠使人君之明與其静

其變。其文。其孝。其潔。能養人。能斷。能辨。皆無愧於此數者。則君道備矣使其於此數者有一之或闕焉則人君當内觀諸已外省諸物可也此古人

取象之意也。予欲觀古人制作之象於天下。以五采彰明施之於五色以作服。必賴汝臣以明之。以質言之則曰采。以所施者言之則曰色。汝明者

明其制度之有尊卑。則若王之服。自日月而下。諸侯之服。自龍衮而下。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是也明其君德之有得失則

合於此象而無愧者。人臣則當將順其美。不合於此象而有闕者人臣則當正救其過。此汝明之意也。成周時登三辰於旗而以九章作服。其禮制

雖有增損。而其意則一。左氏傳臧孫達諫納郜鼎。有及於三辰。火。龍。黼。黻。以謂君人者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文物以紀之。聲名以發之誠知聖人

作服之本㫖矣。六律。即黄鍾而下。五聲。即宫商而下。八音。即金石而下。以律和五聲。而播之於八音以為樂。所以察治忽。忽不治也。聲音之道與政

通。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卓。以出納五言。五言者。又作樂之本也。樂雖可以察治忽而所以作樂者在於五言。五言即詩

之合於五聲者。經曰。詩言志。歌永言是也。納五言者。以民之歌謡諷咏納之於上。出五言者。以君之賡歌而達之於下以此五言而見之於六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