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9737.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機緣作四方法說。於實相故名爲方雖作是說。說即無說無說即空。空故不見說與不說。無邊無中名之爲等又復逗機有說說於此咒咒於三障

能咒之法既不可說所咒之罪亦不可說無罪故無死生無咒故無𣵀槃。畢竟清淨故名方等咒也香泥塗地采盡莊嚴者地表法性香表福德盡

表智慧福慧二種莊嚴法身也五色蓋者表於五陰不即佛性。不離佛性。起無緣慈普覆一切也二十四形像者表十二因緣逆順觀也凡二十四

支順觀十二覺三佛性逆觀十二覺三佛性所謂無明愛取是了因佛性行有是緣因佛性識名色等是正因佛性覺二十四支即二十四佛也百

味食者。表一切法中皆有中道法喜禪恱味也一日三時洗浴者即表緣一實修三三昧遣蕩無明塵沙見思垢膩顯淨法身也著新衣者表寂滅

忍覆二邊醜陋也繞百二十匝者即表十二因緣凡十種觀有百二十支。東而言之但是三道愛取是煩惱道行有是業道識名色等是苦道循還

三道常爲觀境故繞百二十匝也一咒對破一支即破三道三道破即是三障破經云發菩提心而得不退即證破煩惱障也若犯諸戒若不還生

無有是處證破業障。白癩除差即證破報障也觀誦咒聲。聲不可得。如空谷響無我觀繞旋足足不可得如雲如影不來不去若坐思惟思惟一念

之心不從意根生非外塵合生非離生又非前念生故生亦非前念滅故生亦非前念生滅合共生亦非前念非生非滅生又非生生亦非不生。生

亦非生不生共生亦非不生不生生畢竟無一念不知從何生但有生名字名字非内外中間名無名故觀心既爾從心所生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觀一切法悉與修多羅合如是觀時何者是我我作何事何者是罪何者是福以觀力故豁然開悟空慧明徹如水性冷飲者乃知唯獨明了餘人

不見所得智慧禪定功德皆不可說如此悟時自識遮障不俟分别若未階此位止獲事功德者應當護口勿向人言若陳說者得障道罪。青盲

瞎白癩頑癡。又復行者本誓七日中途懈退亦得障道罪何以故欺本心。欺諸佛欺一切衆生深須慎之其間諸相不能自了當向方等師面决也。

訓知事第七 吾少嬰勤苦備歷艱關游學荆揚雍預唯著一衲三十餘年。冬夏不釋體上至天子下至士民雖有所施受而不私一果一縷。入

衆已後尚不希念况故侵之所以然者衆寳尊重若能增益名甘露苑。若有减損即蒺藜園自飽自傷因到因起可以意得何俟多言 夫人發心

隨有所作爲讀誦聽學講說。經行懴悔供養。捨力未有首尾慎莫中止中止者。違本心。若再有所作至前止處留難即起。修業不成。今生現障後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