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遐遺。朋亡。公也。荒包則不才者勉。馮河用。則強暴者化。不遐遺朋亡。則志仁身正。臣道洪矣。泰治之時。君臣各得其志。為大臣者。孰不以天下為

心。且以天下為公哉。二剛中知保治之難。汲汲乎荒之包。馮河之用。不以逺棄。不以近比。所以作成人才。杜絶私黨之意甚備。宜得尚于中行之君

也。嘗考二之心。處至治而兢兢若未治。惟恐一夫失所。一才見棄。一事不公。有以害吾治。其為中也至矣。事業豈不從而光大哉。坤陰在上。包荒象。

三比象。陰二承之。用馮河象。陰。荒也。陰在外包也。陽剛不中。馮河也。應坤為不遐遺。為朋亡。乾中為光大。郭雍解泰之道甚大。有三才成能之事。故

象言財成輔相非小人可居。必大人君子用天德者。可以主之。九二之臣是也。九二得乾剛中之大德。故荒不治者。包而治之。馮河之勇者用之。幽

逺之士不遺焉。是有含容之度。而无忿疾之心者。非天德之臣不能至也。如是則大者自来而无幽遯之志。小者自徃而无干進之心。善惡各安其

分而天下之朋比亡矣。盖一扵大公而无私心。則天下有朋者未必用。而无朋者未必遺。君子小人。率包而容之。而其用者必有德。遺者必无德也。

天下曉然知有德必用。而无德必遺。雖有朋何益也。是為朋亡之道也。此九二所以得尚于中行之君。尚。猶配也。中行者。六五為中以行願之君也。

洪範以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為皇極大中之道。則象以九二為光大。不亦宜乎。九二以君德而為臣。觀爻象之辭。盡坤含弘光大之義

矣。所謂大人之事也。而不言大人者。以否之辭可互見也。故乾之九二。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而泰之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近之。坤之六五。黄

裳元吉。而泰之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近之。非得扵乾坤用九用六之道。不足以成泰也。九二所謂見群龍无首者也。六三所謂永貞以大終者

也。李光讀易詳說九二以陽剛之才有應乎五。而處人臣之正。當泰之時。能包含荒穢雖狂狷之士不顧險患。如不假舟楫。而馮河。者无不容納。此

真大臣之任。當海内交泰之時。人材衆多。若遴選太精。則豪傑之士。或不得其職。則聚而為寇盗者多矣秦隋之末是也。當廓其度量。包含荒穢。逺

者无所棄遺。則山林之士。莫不皆至。近者无所阿比。故朋黨之禍。无自而興。如此。乃能配乎九五中行之主。而无偏黨之私也。人臣之首。至此。則。光

明盛大不可有加矣朱漢上傳兌為澤。震為萑。陂澤荒穢之象。二之五以陽包陰。包荒也。坎為大川。出乾流坤。行扵地中。河之象也。震足蹈川。徒涉

也。徒涉曰馮。馮河也。勇扵蹈難而不顧者也。二近五逺。不遐遺也。陽與陽。為朋。二絶其類而去。朋亡也。人狃扵泰政緩法弛之時。當有包含荒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