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九百九十九 七泰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程子曰象舉包荒一句。而通解四者之義

言如此。則能配合中行之德。而其道光明顯大也。董楷集說朱氏附録。問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以九二剛中有光大之德。乃能包荒耶。為是

包荒得尚于中行。所以光大耶。曰。易上如說以中正也。皆是以其中正。方能如此。此處也只得做以其光大說。若不是一箇心胷明闊底。如何做得

卜子夏傳九二包荒。止以光大也。乾䧏為泰而得其中。通天下之情。知天下之用。而不過其當也。朋黨何由興乎。志在其中。不失其治應之而行。可

謂光大已矣。孔頴達正義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釋得尚中行之義。所以包荒。得配此六五之中者。以无私无偏。存乎光大之道。故此包

荒。皆假外物以明義也。李鼎祚集解虞翻曰。在中稱包荒。大川也。馮河涉河。遐逺。遺。亡也。失位變得正體。坎。坎為大川。為河震為足。故用馮河。乾為

逺。故不遐遺。兌為用。坤虚无君。欲使二上。故朋亡。二與五易位。故得尚于中行震為行。故光大也。張横渠說九二包荒。止以光大也。中行。中立之行

也。若朋比。則未足尚也。舜文之大。不是過也。蘇軾傳陽皆在内。據用事之處。而擯三陰扵外。此陰之所不能堪也。陰不能堪。必疾陽。疾陽斯爭矣。九

二陽之主也。故包荒用馮河。馮河者。小人之勇也。小人之可用。惟其勇者。荒者。其无用者也。有用者用之。无用者容之。不遐棄也。此所以懷小人爾。

以君子而懷小人。其朋以為非也。而或去之。故曰朋亡。然而得配扵六五。有大援扵上。君子以愈安也。雖亡其朋。而卒頼以安。此所以為光大也。楊

龜山經說包荒。在宥之而不治也。治則或傷之矣。用馮河。過中者不棄也棄之則立賢有方矣。不遐遺。不忌逺也。朋亡。不泄邇也。周公思兼三王。以

施四事。如是而已。此大臣之任也。周公。人臣也。而思兼三王之事。以上下交而志同故也。夫為人臣若周公可也。世儒謂周公為人臣不能為之功。

故得用人臣不得用之禮樂。失其㫖矣。陳了齋說包用遺亡。皆以尚中行為得中而不行。行而不中。皆非習坎而尚大者也。貞凶。征凶。由是而分矣。

是故光者。坤之德也。大者。乾之道也。以光而大。泰之九二也。張紫巖傳二有乾剛之德。其容如天。其公如天中道上通。君心應之。包荒。用馮河。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