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復也。張横渠說九三。无平不陂。止天地際也。因交與之際以著戒。能艱貞則享福可必。蘇軾傳乾本上也。坤本下也。上下交。故乾居扵内而坤在外

苟乾不安其所。而務進以迫坤。則夫順者將至扵逆。故曰无平不陂。坤不獲安扵上。則將下復以奪乾。乾之徃適所以速其復也。故曰无徃不復。當

是時也。坤已知難而貞。扵我則可以无咎之矣。九三之所孚者。初與二也。以其所孚者為樂進以迫坤。而重違之則危矣。故教之以勿䘏其孚而安

于食。是以有泰之福。楊龜山經說平終必陂。徃極必復。此天地之義。陰陽之理也。九三居天地之際。將陂復之時也。而在上者不知為君之難。居下

者不知為臣之不易。世方无虞。上下荒怠。不知相與以警戒。則否將至矣。泰其可長乎。九三在下卦之上。人臣之尊位。上交之極也。知艱貞乃可以

无咎。不能貞固以守之。務為持禄保位之謀。則小人之歸。而禍將及矣。雖有其位。其能安享之乎。故惟不䘏其孚而後于食有福。阿意以媚上。䘏其

孚者也。陳了齋說艱初未也。艱貞乃无咎。有其信者必行之非天者。勿䘏其孚之道也。寒泉也。碩果也。食焉則並受其福。在我者艱貞而已。故曰。天

地之道貞觀者也。張紫巖傳九三。无平不陂。止天地際也。天地氣數。中則平。過中必變。人事亦然。聖人知幾。示訓扵泰。觀山川陵谷之遷變。日月星

辰之推移。平陂徃復。故不能逃氣數自然也。天治至扵泰。其君必驕。其臣必怠。其德必衰。其政必慢。斯亦自然之理。不有剛德君子。知艱守正。不䘏

一已利害。盡誠以輔導其君。俾知夫以泰為憂。不以為樂。鮮不顛覆扵後也。九三雖剛過不中。而有乾健震動不息之體。故勉以孚。若曰盡在我之

誠。以啓迪弼正而不䘏其他。則泰治可長保也。夫國家尊榮。君子食人之禄。可以无媿。而道行志得。利澤加施矣。曰于食有福。乾坤相交。而中進退

盈虚自此分。平陂徃復所由生也。互兊兊口為食。陽為福。互體震。震以恐致福。郭雍解否泰之道。如循環。終則有始。可不豫戒乎。城復于隍。則无及

矣。九三下體之上。位已過中。故以平陂徃復而思戒也。艱。若周公之无𨓜也。貞。若成王之持守也。能艱能貞。則无咎矣。君子能為可信之道以无咎。

何䘏人之必信否也。艱貞无咎。邦有道榖之時。是以于食有福。况太平之世。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則于食有福明矣。九三六四。

是為天地相交之際。天道終矣。地道之始。故曰天地際也。過此以徃。則未之或知。故君子思必陂必復之戒焉。李光讀易詳說治亂存亡安危之相

因如陰陽寒暑之必至。有不可。易者。惟聖人為能因其盈虚而消息之。使常治而不亂。常存而不忘。常安而不危也。消息之道。豈有它哉。兢業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