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泰將變之時。以艱難之心正主事。則无咎也。勿䘏。占也。又戒以勿憂䘏。盖徒憂无益。必有處之之道。其孚于食有福。占也。其者。期之之辭。陽

者。陰所食。六四食扵九三。九三若能孚于食已之實者而得其心。則必无来復易位之禍。是有福也。五兊象食。俞琰集說九三。无平不陂。止于食有

福。陂。彼偽反。有平則有陂。有徃則有復。无有乆平而不陂。乆徃而不復者。三處泰道方中之時。亦未至乎極。聖人居安慮危。故為此戒。艱則操心也

危。而不敢慢。易。貞則守德也固。而不敢放縱。如此則无過咎。而彼之孚可以勿憂。我之福可以自享。盖在我者禮義不愆。則自治有餘。何用它䘏。胡

一桂附録纂註問泰卦无平不陂。无徃不復。與城復于隍。因言否泰相乗如此。聖人因以垂戒曰。此亦事勢之必然。治乆必亂。亂乆必治。天下无乆

而不變之理。子善遂言天下治亂。皆生扵人心。治乆則人心放肆。故亂因以生。亂極則人心恐懼。故治由此起。曰固是生扵人心。然履其運者。必有

變化持守之道可也。如明皇開元之治。自是好了。若但能把捉。不至如天寳之放肆。則後來亦不應如此狼狽。銖因言觀聖人立象繫辭當好時。便

須有戒懼收䧟底意。當不好時。便須有艱難守貞底意。徹首徹尾。不過敬而已。卦中无全好者。亦无全不好者。大率敬則好。不敬則不好。先生頷之。

銖。蔡氏曰。孚。信然之謂。食。享也。居三之時。艱苦剛貞。不可以時之將陂而怠其心。乃可无咎。勿䘏其孚。又不可以陰之必復而動其心。丘行可曰。孚

指六四不誡以孚之孚言。不可以三陰之將復而動其慮。惟嚴扵自守以防之。則庶幾長享所有之福矣。徐古為曰。小人之所以勝君子者。非乗其

怠。則攻其隙。艱則无怠之可乗。貞則无隙之可攻。如此則可以无咎。可以勿憂其孚矣。或曰。陰陽交運。否泰相仍。時勢然也。雖艱貞勿䘏如之何。曰。

平陂徃復者。天運之不能无。艱貞勿䘏者。人事之所當盡。天人有交勝之理。處其交。履其會者。必有變化持守之道。若一諉之天運以為无預扵人

事。則聖人之易可无作矣。胡炳文通陽居扵内為平。徃而外則為陂。陰出扵外為徃。返而内亦為復。陽之平也已有陂之幾。陰之徃也已有復之幾。

况九三將過乎中。其陂其復。此天運之必至而有孚者也。處其交。履其會。能存艱苦貞固之心。不必憂天運之必至。泰之福可長享矣。謂泰否之非

天不可也。不蓋人事而一諉諸天。亦不可也。况自乾坤而後歷六坎。險阻。備嘗。然後循至于泰。而泰第三爻已有否之漸焉。立身難而失之易。創業

難而敗之易。致治難而亂之。易如此哉。董真卿會通張子曰。因交與之際以著戒。能艱貞。則享福可必。雙湖先生曰。平。陽畫横。平象。陂。陰畫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