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食有福。平者坦夷以喻陽。陂者險阻以喻陰。徃者陰在上。復者復于下。艱。難也。貞。正也。孚。四孚扵三也。食。猶食舊德。福。猶自求多福。泰之陽至三

而盛。亦至三而極。盛極必衰。理勢之必然。三雖為陽。而四之陰已切近乎我。是陽无平而不陂。陰无徃而不復也。君子方盛。四為小人。位適胥比。故

求孚扵三以冀見容。然三勢則將衰。位則不中不正。又與君无應。不幸而與小人同列。何敢輕受其求。軽受則必中小人之計。故艱正自守。始免于

咎。勿䘏乎四。乃可自食其固有之福。夫二與三皆君子。二以朋亡為美。三以勿䘏為戒。均是時也。三乃髙其廉棱。斷斷乎君子小人之限。疑不足以

用泰者。曰是亦用泰也。包荒朋亡。乃得時得君者之所為。若潔已特立。不為小人所䧟。則全身所以全道。是以全道為泰者也。堯舜君民泰和斯世

者莫可尚已。然泰否禪更。行蔵有命。或隱德。或揚名。或立節。皆可軌範千古。後人企想其風聲。景仰其行義。雖亂臣賊子。猶當心懾氣禠。使君子之

脈。不絶如縷。以胚胎異日開泰之基。彼窮達異趣。小大殊德會而同之。皆可以用泰。三之勿䘏。二之朋亡。易位皆然也。姑汾遁叟證類指龜泰極將

否。陽復居上。如地道變盈。是故宴安鴆毒。死扵安樂。故艱難用正。可保无咎。食其舊禄不廢也。方之古人。如漢之石慶。子父五人。食禄萬石。可謂極

富。惟以謹厚有禮。故髙而不危。滿而不溢也。丁易東象義陂。險也。泰極否將來矣。陽无常平而不陂。陰无常徃而不復。戒辭也。三居危地。以剛居正。

有艱難守正之義。䘏。憂也。勿䘏其孚。不以陰之孚我而動其心。則于禄食有福。不然泰轉為否。則不可以禄矣。以象變言之。平謂三。天地分故平

也。九三之上。則上卦為山。下卦為澤。平者陂矣。徃謂三陰。卦辭所謂小徃者也。三陰在外徃也。徃者復。則三陰在下為否矣。九二變則下體已變矣。

然九三位正。未離乾體。雖居危地。能念其艱而守其正。則无咎矣。勿䘏其孚。三與上孚者䘏之。則以三易上。反成失位。但以九居三。正固其守。則于

食有福。或曰九三互兊為口。故以食言。此爻言陰陽界限之交。不可軽動。惟當念其艱而固守也。黄氏日抄勿䘏其孚程朱皆以孚為所期之

信。龜山主人臣食禄而言。以勿䘏其孚。為不阿意以取信扵上。惟徐云勿憂而孚矣。以下爻不戒以孚例之。又覺簡易。吳澄纂言九三。九居第三畫。

為泰之臨。无平不陂。无徃不復。象也。泰至半矣。慮其將變也。泰三四相易。則變歸妹九三比六四。故以二畫之相易取象。泰之上體坤也。若三四

相易。則三四五互坎而平夷之坤。變為險陂之坎矣故曰无平不陂。陰徃在外。若四易三。則徃外之陰来復于内矣。故曰无徃不復。艱貞无咎。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