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708.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美行也。天子者爵號也。大君者與上行異也。臨之九二有中和美異之行應于五位。故曰。百姓欲其與上爲大君也。大人者聖明德備也。變文以

著名。題德以别操。夫至人一也。應跡不同而生五號。故百姓變其文名。别其操行。王者天下所歸徃。易曰。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師者衆也。言有

盛德行中和順民心。天下歸徃之。莫不美命爲王也。行師以除民害。賜命以長世德之盛。武王受命行師以除民害。遂享七百之祚可謂之長世也。

天子者。繼天理物改一綂各得其冝。父天母地以養萬民至尊之號也。易曰。公用亨于天子。大有九三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不免害也。文王爲紂

三公。百姓悅樂文王之德。文王享天子之位。以决罰小人之罪也。大君者君人之盛者也。易曰。知臨大君之冝吉。臨者大也。陽氣在内。中和之盛應

于盛位。浸犬之化行于萬民。故言冝處王位施大化爲大君矣。臣民欲被化之詞也。大人者聖人之在位者也。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易曰。見龍

在田。利見大人。又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言德化施行天地之和。故曰大人。孔子曰。既濟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剋之。髙宗者武丁也。湯之後有德之

君也。九月之時。陽失正位。盛德既衰。而九三得正下陰能終其道。濟成萬物。猶殷道中衰。王道陵遲。至于髙宗内理其國。以得民心。扶救衰微。伐征

逺方。三年而恶消滅王道殷人髙而宗之。文王挺以校易勸德也。挺出髙宗以言昭易義。所以勸人君修德者也。孔子曰。易本陰陽以譬於物也。掇

序帝乙箕子髙宗著德易者。所以昭天道定王業也。上術先聖考諸近世采美善以見王事。言帝乙箕子髙宗明有法也。美帝乙之嫁妹。順天地之

道。以立嫁娶之義。義立則妃匹正。妃匹正則王化全。孔子曰。泰者正月之卦也。陽氣始通。陰道執順。故困此以見湯之嫁妹。能

順天地之道。立教戒之義也。至于歸妹八月卦也。陽氣歸下。陰氣方盛。故復以見湯妹之嫁。以天子貴妹而能自卑順從變節。下嫁以從夫。故曰瘦

節也。而欲承陽者以執湯之戒。此謂教戒之義。是以因時變一用見帝乙之道。所以彰湯之美明陰陽之義也。孔子曰。自成湯至帝乙。帝乙湯之玄

孫之孫也。此帝乙即湯也。殷録質以生日爲名順天性也。玄孫玄孫之外絶恩矣。玄孫之孫。五世之末外絶恩矣。同以乙日生䟽可同名。同以乙日

生天錫之命䟽可同名。湯以乙生嫁妹本天地正夫婦正夫婦正。王道興矣。故曰。易之帝乙爲成湯。書之帝乙六世王同名不害以明功。

孔子曰。紱者所以别尊卑彰有德也。故朱赤者盛色也。南方陽盛之時。是以聖人法以爲紱服欲百世不易也。故困九五文王爲紂三公。故言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