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3.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魯侯之與在泮而詠之矣。何謂思耶於繹思敷時繹思。皆當以為語辭。繹者。不絶之義。繹思猶繹如也。總論。歐陽公本義論曰據序但言無思犯

禮者。而鄭箋謂犯禮而徃正女將不至。則是女皆正潔。男獨有犯禮之心焉。而行露序。亦云彊暴之男。不能侵陵正女。如此。則文王之化。獨能使婦

人女子知禮義。而不能化男子也。此甚不然。盖當紂時。淫風大行。男女相奔犯者多。而江漢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不相侵。如詩所陳爾。夫政化之

行使人顧禮義。而不敢肆其欲。不能使人盡無情欲心也。紂時風俗。男女恣其情欲。而相奔犯。今被文王之化。男子雖恱慕。㳺女而自顧禮法不可

得而止也。考詩三章。皆是男子見出游之女。恱其美色而不可得爾。若鄭箋則不然其一章乃云男欲犯禮而徃。二章三章乃云。欲擇尤正潔者使

嫁我。則一篇之中。前後意殊。且叙但云。無思犯禮。本無欲女嫁我之義盖雖正女。無不嫁之理。苟以禮求婚安得不嫁。由鄭以于歸為嫁。乃失之爾

本義曰南方之木。高而不可息漢上之女。美而不可求。此一章之義明矣。其二章云。薪刈其楚者。言衆薪錯雜。我欲刈其尤翹翹者。衆女雜遊。我

欲得其尤美者。既知不可得。乃云之子既出遊而歸。我則願秣其馬。此恱慕之辭。猶古人言雖為執鞭猶忻慕焉者是也。既述此意矣。末乃陳其不_

可之辭。如漢廣而不可泳。江永而不可方爾。盖極陳男女之情。雖可恱而不可求。則見文王之政化被人深矣。毛萇傳鄭玄箋並見前。程子經說漢廣。

言漢之廣大。猶云江永也。本言文王之道。南被江漢之域。因取漢水為興。水之為限。不可踰也。以興禮義之為閑。不可犯也。南國被文王之化。家

齊俗厚。婦人知守禮義。既以禮義為防。則非僻之思自絶。雖有以非禮求之者。亦不可得而犯也。不可得而犯。則不思犯矣。人之休於木下。必攀枝

跛𠋣。喬木不可攀及也。故人絶欲休之思。興女有高潔之行。非禮者自無求之之思也。重稱漢水之廣。不可思游泳以濟。江之長永。不可思方而渡

也。江大於漢雖方。尚不可濟。難扵泳矣。興以禮自閑。不可侵陵也。女之游者。謂曠僻獨行。可動之地。異乎閨門之内。姆傅之側也。錯薪翹翹然。必擇

其端直者刈之。如是之女。豈所不願得哉之子者。若得之以歸。則言秣其馬矣。情切之意。惟其禮法之限不可得也。不止無非禮之思。又知其端直

之美而願慕之也。李迂仲黄實夫集觧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

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木以枝葉蔭翳而人休焉。盖陰之接於人者也。故詩人以。興男女之際。喬木則無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