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3.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可犯禮而求。是為木以高其枝葉人無休息者。女由持其潔清。人無求思者。此言遊女尚不可求則在室無敢犯禮可知也出者猶能為貞䖏者自

然尤潔又言水所以濟物本有泳思方思之道今漢之廣闊矣江之永長矣。不可潜行乗泭以求濟以興女皆貞潔矣。不可犯禮而求思。然則方泳

以渡江漢。雖徃而不可濟。喻犯禮以思貞女雖求而將不至。是為女皆貞潔。求而不可得。故男子無思犯禮也定本遊女作游。 傳思辭至思者

正義曰以泳思方思之等皆不取思為義。故為辭也。經求思之文。在遊女之下。傳解喬木之下。先言思辭。然後始言漢上疑經休息之字。作休思也。

何則詩之大體。韻在辭上疑休求字為韻。二字俱作思。但未見如此之本。不敢輙改耳。内則云。女子居内深宫固門。此漢上有游女者。内則言閽寺

守之則貴家之女也。庶人之女。則執筐行饁。不得在室。故有出遊之事。既言不可求明人無求者。定本喬上竦無木耳。 箋不可至之然 正義曰

箋知此為本有可道者以此。皆據男子之辭。若恒不可則不應發不可之辭故云本有可道也。此箋與下箋互也。此直言不可者本有可道。總解經

不可之文。遂略木有可息之道。箋下言渡江漢。有潜行乘泭之道。不釋不可之文。是其互也。然本淫風大行之時女有可求。今被文王之化。遊女皆

潔此云潔者。本末必已淫興者取其一象木可就䕃。水可方泳。猶女有可求。今木以枝高不可休息水以廣長不可求渡不得要言木本小時可息。

水本一勺可渡也。言木以高其枝葉解傳言上竦也。言女雖出游漢水之上者對不出不遊者言無求犯禮者。謂男子無思犯禮。由女貞潔。使之然

也。所以女先貞。而男始息者。以姦淫之事皆男唱而女和。由禁巖於女。法緩於男故男見女不可求。方始息其邪意召南之篇。女既貞信。尚有彊暴

之男是也。 傳潜行至方泭 正義曰。潜行為泳釋水文。郭璞曰。水底文也。晏子春秋曰潜行逆流百步。順流七里永長釋詁文。方泭釋言文。孫炎

曰。方水中為泭筏也。論語曰乗桴浮扵海。注云。桴。編竹木大曰筏。小曰桴。是也。 箋漢也至不至。 正義曰此江漢之深不可乗泭而渡。谷風云就

其深奚。方之舟之者。雖深不長扵江漢故也言將不至者。雖求之。女守禮。將不肯至也。陸德明釋文喬木本亦作橋渠驕反。徐又紀橋反。木枝上竦也休

息並如字。古本皆爾。本或仰休思。此以意改耳。上竦。裏勇友流水。本或作漢水泳。音。詠潜行為氷。泭。芳于及。亦作。又作椁。或作祔並同。洗旋音附。方

言云。泭謂之篺。篺謂之筏。筏秦晉通語也。孫炎注爾雅云方未置水為柎筏也郭璞云。水中篺筏也。又曰未。曰篺。竹曰筏。小筏曰附。篺。音皮佳反。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