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483.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國不過曰子而已其於内。自稱曰不榖。蓋謙辭也。於外自稱曰王老。則又重其稱以威逺也。又次而至於庶方小侯。盖戎狄子男之君爾。其入於天

子之國則無爵可稱。惟於外曰子。自稱曰孤而已。孤者。獨行無與之稱。亦謙辭也。博士周公文集曲禮曰。母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曲禮者。

禮之至曲者也。大則簡。曲則詳。然曲能有誠至於變化。豈有二致哉。故其爲禮者。曰。母不敬。所以戒夫人之不可以不敬也。蓋敬者。君子修身之道

也。所以閑邪而存其誠者也。敬斯定。定斯正。正者。德之基也。慢斯怠。怠斯邪。邪者德之賊也。古之人。相在爾室。不愧屋漏。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

大𥙊。何所不用其敬哉。儼若思者。非思也。凡思者。其心必有所止。心有所止者。其耳目視聽必有所忘。盖其心定者。其容寂此儼者。所以若思而非

思也。古之人知止而慮善。恭默以思道。此有思者也。南郭子綦之隱几嗒焉似䘮其耦。顔淵之坐忘黜聦明墮肢體此無思者也。無思者。天也。有思

者。自人而之天也。古之爲道如此。安定辭者。易所謂易其心而後語也。盖一辭之不中。皆心之過。孟子所以謂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而頥之養。

正君子所以慎言語。是以存於心者。既見乎辭。考其辭者。亦可以知其人也。此三者。禮之大節。君子學道之要也。自天子達於庶人。自脩身至於爲

天下。莫不一於是。故敬則無敢慢。無敢慢則民莫不愛矣。儼則人望而畏之。人望而畏之。則民莫不敬矣安定辭。則其言善。其言善。則民莫不。應矣。

敬也。儼也。安定也。舉乎其上者如此。所以安民之道也。愛也。敬也。應也。錯乎其下者如此。民所以安之之効也。匹夫而有此。必有安民之術。天子而

有此。必有安民之事。故曰。安民哉。 。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君子所以知天者。知其性也。所以事天者。事其心也。性之不明。心

之不存。則在我者與天不相似。故有長傲以悖天德。從欲以䘮天性。所見者小。則其志易滿。天道𧇊矣。所慕者外。則其樂易極。天理滅矣。人之所以

爲人者。天也。失其天豈可謂天之人乎。此其。䘮精失靈。皆可哀之民也。原夫凢人之所以有傲者。何也。以其有我而已矣。以我爲我。刖彼爲之對矣。

彼我既分。勝心生焉。强此而劣彼。此所謂。傲也。彼既自彼。我既自我。傲且不足以輕彼。適所以害我。是心也。且不可有。况可長乎。若我既無我。則彼

亦無彼。何。傲之有。彼有大傲者。焉。傲晲乎萬物之上者。是也。是傲也。非世俗之鄙心也。道獨尊而無對。故也。凡人之所以有欲者。何也。以其有物而

已矣。以物爲物。則我爲之役矣。物我既交。愛心生焉。忘已而徇物。此沂謂欲也。物既自物。我既自我。且不足以益我。適所以䘮我。是心也。且不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