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309.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堪。人有勸其讀老莊以自廣。乆之。潤州金山一僧端坐。與人談笑間。遂化去。夷甫聞之。喟然嘆曰。既不得壽。得如此僧。復何憾哉。乃從佛者授首楞

嚴經。徃還吳中。歲餘忽有所見。曰生死之理。我知之矣。遂釋然放懷。無復芥蒂。後調封州判官。預知死日。先期旬日。作書與交游親戚叙訣。及次叙

家事備盡。至期。沐浴更衣。公舍外有小園面溪。一亭潔飾。夷甫至其間。親督人洒掃。及焚香。揮手指畫之間。屹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亭

亭如植木。一手猶作指畫之状。郡守而下。少時皆至。民觀者如墻。明月乃就歛。髙郵崔伯易為墓誌略叙其事。余與夷甫逺親。知之甚詳。士人中。盖。

未曾有此事。事文類聚宋張乖崖。少與逸人傅霖同學。公既顯達。求霖三十八年不可得。作憶霖詩云。寄語巢由莫相笑。此生中不羡軽肥。晚年守

宛丘。有被褐騎驢。扣門大呼曰。語尚書。青州傳霖。閽吏走白。公曰。傳先生天下士。汝何人敢呼姓名。霖笑曰。别子一世。尚爾童心。是豈知世間有我

哉。公問昔何隱而今出。霖曰。子將去矣。來報子爾。公曰。詠亦自知之。霖曰知復何言。後一月。公薨。 熈寧十年夏。康節感徵疾。氣日益耗。神日益明。

笑謂司馬温公曰。雍欲觀化一巡如何。温公曰。先生未應至此。康節笑曰。死生亦常事耳。張横渠先生喜論命。來問疾。因曰先生論命否。當推之。康

節曰。若天命則已知之矣。世俗所謂命。則不知也横渠曰。先生知天命矣。載尚何言。程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無以為力。願自主張。康節曰。平生學

道。豈不知此。然亦無可主張。時康節居正寢。諸公議後事於外。有欲葬近洛城者。康節已知。呼伯温入。曰諸公欲以近城地葬我不可。當從伊川先

塋耳。七月初四大書詩一章。曰生于太平世。長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問年幾何。六十有七歲。俯仰天地間。浩然獨無愧。以是夜五更。捐館

預營死事猗覺寮雜記杜預自表營首陽之南。為將來兆域。取制於邢山鄭祭仲之墓。陶淵明自作挽詞。自祭文。杜

牧之。白樂天。辛秘。李栖筠。王績。嚴挺之。柳子厚。皆自撰墓誌。盧照鄰。李適。司空圖。自作墓衛大經自鑿墓。自為誌。顔魯公在蔡州。度必死。乃作遺表

墓志祭文。謂之達亦可。謂之近名亦可。䖏死若魯公可也。知死後佳甚避囂録葉衡罷相歸金華。一日忽忽

不樂。問安曰。某且死無所恨。未知死後佳否耳。一士在下座。作而對曰。佳甚。問何以知。曰使死而不佳。皆逃歸矣。一死不反。是以知其佳也。皆笑。明

年葉薨。 陟方乃死書舜典。五十載陟方乃死。瓮牖閑評書曰五十載陟方乃死。陟方猶言升遐耳。既曰陟方。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