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829.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猶豫。蓋以此矣。漢淮南厲王母坐趙氏死。厲王以爲辟陽侯力能得之而不爭。輙推殺之。唐高宗欲立武后。畏大臣異議。李勣曰。此陛下家事。無須

問外人。帝意遂定。唐人以爲立武后者勣也。由此觀之。誠志不誠事。非特春秋。古今人情之所同然也。春秋能發之耳。然則王導之罪。與趙盾同乎。

曰非也。導實江左之名臣。東𣈆之興。導力爲多。特其殺周顗之事。有似於盾而已。經濟文衡論王導謝安清虛答黄義剛。此段謂謝安却有心於

中原。王導都無取中原意。問老子之道。曹參文帝用之皆有效。何故以王謝之量反做不成。先生曰。王導謝安。又何曾得老子妙處。然謝安又勝王

導。石林說王導只隨波逐流。謝安却有心於中原。王導自渡江來。都無取中原意。此說亦是。但謝安也被這清虛絆了。都做不得。朱子語畧𣈆王導

爲相。只周旋人過一生。李彌遜竹谿先生文集王導請元帝引江南之望。議曰。元帝當懷愍之禍國勢陵夷。方以琅邪王徙鎮建康。而欲恢復海宇。

成中興之圖。存亡之機。間不容髮唯帝能虛心以聽導。導能傾身下賢。收一方之望。以結人心。故不期月王業遂定。唯天未厭𣈆德。實啓帝謨。而導

之功。不可誣也。夫得天下在得民得民在得賢。二老歸而周室興。四皓起而漢嗣定。必然之理也。後世貪功固位之臣。方且忌賢嫉能。拒人於千里

之外。而欲持危扶顛。吾不信也。敬齋泛說西晋崇虛。業已崩裂。至東𣈆亦可以少懲矣。咸康元年。帝幸王導府拜之。并拜其妻。則導於此時亦可以

行其志矣。𡊮驤馮懷。請興學校。成帝從之。而士大夫習尚老莊。儒術終不能振。且朝臣請之。天子可之。而前弊終不革。雅道竟不復者。罪必有所歸

矣。導居鈞軸之任。得君如彼其專耳。聞正言略不經意。遂使誕幻之風有逾疇昔。朝疏忠鯁指作狂愚。士厭清修。目爲矯飾。於是廉耻道喪。君臣義

虧。叛逆相尋。日危月蹙。跡其禍敗。導實爲之。或謂元皇南渡。導以經綸爲己任。庶幾之流盡歸賞㧞。觀其薦進顧榮賀循之等。非不用儒術也。子以

是而責導。導將有辭。噫或者之言用力之說也。吾之所論去害云爾譬之農夫之殖榖焉。勤苦其四體。深耕而穊種之。其苗非不美也。然而有莠焉

不鋤。有蝗焉不驅。是安得爲良農哉。蓋他道不熄。儒術必不能興。儒術不興。風俗不能正。風俗不正。四維必不能張。四維不張國祚必不能乆他道

之不别而徒曰吾已官某矣。吾已禄某矣。是不知善治者也以是責導導將無辭。容齋隨筆顔魯公書逺祖西平靖侯顔含碑。𣈆李闡之文也。云含

爲光禄大夫馮懷欲爲王導降禮。君不從。曰。王公雖重故是吾家阿龍。君是王親丈人。故呼王小字。𣈆書亦載此事。而不書小字世說王丞相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