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698.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德。則今之光孝是也。景德易淡城北。至閭閒逺。軍營蝕其地。而光李據城中央為竓盖之會瞻。為易集。故月葺歲累。漸就義席。惟

佛殿以事究考其廢興之故。景德由暹至于今。纔百二三十年間。地與屋又且變從漢然。則上木崇飭之功其不足恃明甚。而其徒務以

張大佛法。必求轉壞為城。起現於滅。以有爲之。亦顯無為之教。不計乆逺。窮晝夜之力為之木上也。且佛是外形骸忘生死。鑦苦空。衣必取壞。色食

必取棄餘。戴茅履葬。盖其杇形木質。不知世間觀。美事為何物。其自為盖如此。且其聞設欵誘。乃以其境界殊勝妙麓者。反復示現金地遂岕。七寳

有珍備極佛法之富貴以動蕩愚夫愚婦之心目。與其所自為者何如哉豈以上披宏器。世不常有。總總而生。氣資昏薄。欲深而機淺。必假觀慕譛

歎。以興起其善念歟。則既壞而修。既修而兵盗焚漂之。又有如暹者出。則命之主僧法光是也。光立於紛華之肆奮然以起廢為勝福有田氏劉氏

者。各捐巨萬緍為之倡聞者響合舍報施衍。未幾佛殿之未究者率然矣。以其餘力。門次墻廡。堂屋察院。志增而新之光以書來。願紀其役。余行天

下。名山秀麓。𣑽言净字。光維行侯王居。方病夫耗蠹民生。踰越王制而光之言曰。於我法中苟得一人成道。雖竭天地之産。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若歲月之不可恃。轉從受滅之不可常。世界盡然。何獨兹寺。余覲其功於扶捄若走勤。其或閔其志。書其事俾刻之。寳覺廣福院在都統司左

本梁百花亭舊址。唐初置壽聖院。大和二年。有梁元帝朱超道陰鑒三詩。崇寧初黄庭堅書刻石。書貴僧宗棄見臺觀本條今地入都統司。紹興三

十二年改今額乾道初重修。記文。重修記江城南有𣑽利曰寳覺。故梁百花亭基摹刻尚存至本朝治平初名壽聖中。經兵火。僧法眞弊形

勞思。躬拾殘棄。而整齊之。迨至寳從。竭誡修復。惟懼弗及今寺之殿。巍峩相重。赤白炫耀。皆前日之頽垣斷塹也今寺之堂。甓參差。栱柫横亘皆前

日之荒蕪野蔓也。修廊周遍長厦接連。寮室尉庫。無不如意晨鍾夕𣑽禪津整嚴。云云。吾嘗游焉。升高曞逺。見康廬岌嶚。林木春鬱。平湖浩漫。千頃

一碧。寺後修竹挺立。叢錯交互。至者莫不神爽清徹覺與日月相映。蕩乎太空。俯世界如毫髮。而吾心來始駭信。佛之功大矣。而從乃今知之從老

矣。優退養默返照内想。心運目動。無所凝滯。吾將有請於從。萬安院。能仁寺左。本唐龍安寺。太和六年。治平二年改。福嚴尼寺。在十字街。唐置

天復二年。有鐵佛廢額歸宗下。吳亦烏二年置。寳嚴下。唐大曆二年置。普照下。乾德二年南唐置。崇勝下。開寳三年置并城南。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