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343.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從邦人請。迺分委州縣曹掾。及富民有村幹者。董以判官俞林因舊基築之。外甃以石。時志於速成。客土未實。亡何壞者過半。許侯應龍復築之。迺

稍堅緻。自三陽之南。西北環抱接于金山之背。計九百五十一丈。由北距女墻高一丈五尺。西北闢五門以通徃來。正西曰貢英。西北曰湖平。正北

曰鳳嘯。對岳祠曰和福。與南三陽而六。由是居民恃以無恐。端平初。葉侯觀復檄厢官巡視。即兩所壞處為之修補。然城之内面。未及累甃。當有繼

而成之者。 州治之東。溪界于左循梅。舟筏順流而東。直至子城下。扞禦之備。視三方尤為要害。此方空闕。南西北雖有城。與無城同。端平初。葉侯

觀下車未幾。首慮及此。慨然有興築之意。然工役繁浩。所費不貲。捐公帑之外。迺喻諸座户。俾佐其費。人樂輸之。遂東自新城門。沿溪傍岸。築砌以

石。至于三陽門之南。首尾與舊城聯屬。計五百五十丈。高二丈。雉堞與焉。仍結四門以通水陸徃來之道。於是城郭固宻。民居其間。始有安枕之樂

矣。是役也。判官趙汝竬縣丞趙必魁實監督之。然始創亟於圖成。多因居民水閣舊北。未免凹斜屈曲。端平丁酉。劉侯用行重新整砌。雉縣壁立。不

復如前日之縈迂矣。 州之外城。及沿溪一帶城壁。歲乆粉堞摧剥。譙門𣣱傾。淳祐丙午。陳侯圭僦工葺理。環雉堞四千餘而一新之。城樓之頽圯

者。若登灜。若三陽。若貢英。若和福。若湖平。若鳳嘯。一一更創。以至城北隅之新路。三陽門東西之二東衢。舊雖有門而樓櫓闕然。今皆鼎建。扁其東

曰開泰。西曰通利。北曰崇恩。周環相望。規模視昔尤勝。城之旁草木屏翳。至是分隷營寨。兵卒悉剗鋤之。保障為之屹然。是役也。縻金錢二千四百

餘貫。三陽圖志元混一天下。至元戊寅。大兵破潮。迨至甲申。樞宻使月的迷失散軍平城以後。不復興築。大德間。郡守太中帖里中覆上司。復修東

畔濱溪之城。謂之堤城。以禦暴漲洪流之患。民以為便焉。教場

圖經志教場在城南門外西南。三陽志小教場在子城外之西偏。 大教場在舊熈春園之側。舊教場高頽陋。四面空曠。春秋大閲。兵民喧雜。今修

亭宇。築外垣。嚴門制。軍律嚴整。自趙公師屴始。摧鋒軍教場在寨門之外。

營寨三陽志州兵有四。曰禁兵。曰厢兵。曰鋪兵。曰土兵。禁兵四營。總而曰澄海。

内有第六第七第十九第二十五指揮之别。今千有二百人。厢兵之名有四。曰清化。曰牢城。曰城面。曰作院。各為一營。計三百八十有四人。鋪兵無